鞋企在這場“觀望潮”能否奏響轉型升級的序曲
何為鞋企觀望潮,即指鞋企坐觀整個市場情勢發展,以便見市場動態行事。眼下,用這個詞來形容溫州部分鞋企的發展,應該顯得更為貼切。
眾所周知,今年以來,關于溫州鞋企倒閉或者工人討薪的消息一度急劇上升,“鞋業寒流”侵襲的擔憂便瞬間彌漫了整個溫州。作為溫州體育用品經濟發展支柱的鞋行業,每一次相繼傳來的倒閉潮風波,都讓業界人士擔憂不已,紛紛給予建言獻策。
據悉,溫州制鞋業有著將近800多年的歷史,整個鞋類生產總量占據了全國25%左右,擁有著世界總產量八分之一的份額。但溫州鞋業在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后,土地嚴重不足、鞋企外遷等問題也日益凸顯出來。尤其是近年來制鞋成本不斷上漲等因素更是直接導致了溫州鞋業的利潤持續下滑,甚至導致了部分鞋企的停產倒閉。對此,專家人士也進行了相應的統計,目前停產的鞋企已達100多家,關閉的也突破了上百家。面對如此蕭條的危機局勢,部分鞋企則果斷做出了一些嘗試。誠如奧康、康奈、紅蜻蜓等就選擇了另辟蹊徑,迅速實現轉型升級。而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中小型鞋企依然留在 “原地”,處境日益艱難。所以說,在溫州制鞋業這場觀望潮中,是選擇放任倒閉抑或者轉型崛起,則成為了整個溫州鞋業亟待突破的關口。
毫無疑問,部分鞋企停產這個問題始終都縈繞在一些溫州鞋企業家心里,其中融資難也成了一個揮之不去的“魔咒”。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削弱了溫州鞋業的整體競爭力。一些中小鞋企一再因為資金鏈嚴重斷裂而陷入發展泥沼,而市場上一次次融資難而導致企業倒閉的傳聞著實也讓溫州很多鞋企“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無可厚非使得溫州整個鞋業市場日漸淪陷在轉型的枷鎖里。因此,面對鞋企再現觀望潮,資金鏈的再度銜接問題無疑會再次成為溫州鞋企考量的重要因素。但是這一切在專家看來,“資金鏈融資難”還只是考驗鞋企發展的一個基本參數。它從側面上更強調鞋企在發力拓展市場的同時,還需要注重對自身發展的升級,才能鍛造出立足于市場不敗的“轉型”磁力。
除此之外,溫州鞋業還應該為“溫州鞋”塑造一個良好的轉型氛圍。誠然,面對溫州倒閉潮之說,大多數鞋企都持有觀望的態度。但是有的鞋企經營者則會認為做鞋業辛苦,而紛紛試水投向新的領域發展或投資。但是資深人士都一概認為,在溫州這個城市里,惟有鞋業才是它真正的底氣。
“觀望潮”或者可以理解為,其實是高成本、低利潤的鞋業制造危機,只有切實推動鞋企轉型,才能真正抵擋所謂的“倒閉潮“危機來襲。與此同時,我們也亟待著溫州鞋企在這場“觀望潮”中可以華麗變身,奏響溫州鞋業轉型升級的序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