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業未雨綢繆 邁向歐盟出口市場
中國鞋業的生產力量在世界一直占據較高地位,國內中小型企業快速發展,出口量也急劇猛增。縱觀歷史,我國雖生產隊伍龐大、產量居多,可對于技術創新,品牌建設,營銷策略上稍遜一籌。在經歷歐盟反傾銷之戰后,國內鞋企更是從容面對、積極應戰,紛紛進行技術上的創新、逐步建立自有品牌、擺脫走低價路線,依靠質量與核心技術在國際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反傾銷時代對于中國鞋業來說壓力重重,可以稱的上是一場革命,喚醒了國內鞋企沉睡已久的“夢”,各地鞋企也徹底覺悟,逐漸從鞋子的附加值上做起了文章。一些知名企業如奧康、金帝在內的多家溫州鞋企紛紛進行核心技術的創新,逐漸提高鞋質,決定不再低價路線,要依靠價格和技術取勝。
奧康作為我國鞋業市場的龍頭企業,面臨著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出口鞋的價格也在不斷上漲,此時的奧康如今已經不再持續價格戰了,經歷歐盟反傾銷時代后,逐漸從技術創新和產品結構上進行調整,出口皮鞋平均單位在20美元左右,這是溫州皮鞋出口均價的5倍,可見上漲速度飛快。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績,主要是由于中國鞋企開辟多樣替代材料。
歐盟仍是中國鞋業主要銷售市場
歐盟市場其實一直是中國鞋業的主要銷售市場之一,以前的反傾銷主要是針對中國的真皮面鞋。為了解避免反傾銷的再次風險,奧康等大部分知名企業,采用PU合成革等非真上原材料制鞋,盡可能反傾銷帶來的巨大損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PU材料并非大家想像中那樣差,隨便近幾年PU皮技術的不斷創新和進步,使用合成革制成的男鞋在歐盟市場受青睞,PU皮女鞋在歐盟市場有銷售額的逐漸增多。因此,鞋企在發展時,對生產制鞋要綜合考慮,除了要提高技術創新外,原材料的使用也是制約銷售市場的重要原因。
把好質量價格關
要想長期立足于國際市場,要從質量和價格上下足功夫。我國鞋企在經過眾多挫折后,逐漸意識到要走轉型升級之路。溫州一家鞋企總經理認為,鞋業質量問題一直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大問題。過去人們對質量的評判標準是牢不牢,耐不耐穿。現在溫州鞋的牢固問題雖早解決了,但國際市場又冒出新的質量標準,諸如環保標準、安全指標等。現在針對價格的反傾銷貿易壁壘雖然終止了,指不定下一步就來技術壁壘、安全指令、環保壁壘等。因此,理性擺脫反傾銷,重返歐盟市場,質量一定是頭等問題。
訂單質量轉型升級是必然
隨著國際鞋業市場的需求增長,我國鞋業的外貿出口量也持續增長。據悉,晉江作為中國鞋業重要生產基地,已從10年前的3-4元每雙,前兩年6-7元每雙,逐漸上漲到如今的10元左右一雙,由此可以看了同,我國鞋企近幾年接到的訂單更加偏向于高端鞋。
中國作為鞋業生產大國,服務于國際鞋業市場,鞋企接到的訂單直接影響到國際鞋業出口市場,外貿出口訂單轉向高端是企業發展的必然。一方面是由于國際市場貨源比較高端,另一方面由于全球通貨膨脹,原材料和勞動成本增加,導致企業訂單不得不從中低檔向中高端轉變。
我國鞋業市場一直是受全球關注,經過歐盟反傾銷市場的大力沖擊后,現在企業雖然是“柳暗花明”,但想要長期立足于歐盟市場,要做好充足準備,最重要是練好內功,以過硬的質量和價格取勝,綜合考慮國際鞋業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品牌轉變,提高產品檔次、打出品牌,成功躋身于歐盟市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