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檢測費錢更費時 鞋企呼吁高端第三方檢測機構
現有檢測費錢更費時
據悉,此次進口商需要向歐洲化學品管理局進行通報。46種物質中,有38種須在今年6月1日前通報,還有8種須在6月15日前通報。
對此,福建省鞋業出口基地商會秘書長林元燦表示,作為晉江市的主要出口產品,紡織服裝、鞋類、玩具、塑料制品等行業特別要引起重視,因為服裝的染料、鞋子的黏合劑、塑料制品內都會添加化學成分,企業必須盡早進行產品測試。
近年來,歐盟一直是晉江企業的重要貿易伙伴和出口市場。采訪中記者發現,不少出口鞋企都對REACH新規有所了解,但是,對于檢測,企業有不同的聲音。
“我們出口歐盟的產品都是在法規許可范圍內的。”對此,泉州匹克(集團)有限公司實驗檢測中心主任吳國平向記者表示,由于匹克出口銷量占總銷售額的40%,其中又以歐盟、美國為主要市場,因而,匹克一直密切關注REACH法規的最新動向,也有自己的檢測中心。
對此,安踏(中國)有限公司檢測中心的相關負責人鐘錦國則告訴記者,新規實施對國內市場并無影響,但對于想要擴大國際市場的自主品牌企業來說,可以借鑒并自發規范,以為日后開拓國際市場做好準備。據悉,目前,安踏出口量只占總銷售額的5%。
“一直以來,出口企業在原材料以及成品檢測方面都由貿易公司負責跟蹤,自己只需做好生產加工、準時交貨即可。”金蘋果(中國)有限公司董事執行副總林兆文表示,對于新規的實施,企業只需選擇規范的供應商,減少檢測時間和次數即可。據悉,大型出口企業的首次檢測費用都由國外客商承擔,除非檢測不過關,接下來的檢測費用才由企業自己承擔。
但是,泉州鵬翔興業進出口有限公司副總陳安輝也告訴記者,大型出口企業對于檢測的費用并不擔心,大部分檢測費用都由客商負責,且通過率達到80%左右。此外,由于單量較大,又與規范供應商長期配合,供應商在提供原材料時也會提前“自查”,如此一來,通過率更高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客商都會出檢測費,大的客商對于產品有嚴格的要求,也愿意出檢測費;而一些小的客商則不愿意出檢測費,企業的利潤本來就低,就更不愿意去檢測了,這樣一來,新規的實施,對他們而言的確十分為難。”陳安輝表示,有些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小,只能接小單,有些單一個顏色才幾百雙的量,而一雙鞋子的檢測費就高達10元以上,這樣一來,不但沒錢賺,還要虧本。
這種觀點也得到了不少中小企業的認可。“我們主要做加工出口,本來利潤只有微薄的幾個點。所用的原材料都是買來的,如果這些都要逐一去做測試,算下來出口一批鞋子的測試費少則幾萬塊,多則幾十萬塊,一筆單子掙的錢還不夠做檢測。”晉江市一家小型鞋業外貿企業主無奈表示,他們正考慮是否放棄歐盟市場,發展一些其他國家的客戶。
記者了解到,新規實施,對大型出口企業并非毫無影響。陳安輝向記者透露,其實最大的影響不在檢測費,而在檢測時間。由于本地沒有高端第三方檢測機構,大部分客商會要求鞋企將產品送到廣東、上海甚至國外等地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這樣一來,單檢測時間就要占去生產周期的1/3甚至2/3,一旦企業生產周期沒有安排好,就非常容易出現延誤交貨期,要承擔的違約金才是最可怕的。之前就有出現由于交貨期緊促,企業只好空運貨品至客商手中,成本十分高昂。而當時的法規還沒有這樣嚴苛。
呼吁高端第三方檢測機構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面對新規的實施,晉江企業一方面希望政府能夠引入高端第三方檢測機構,為鞋企就地服務節約送檢時間;另一方面,鞋企則只能通過各種方式,不斷提升自己的生產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生產效率,以此來適應越來越嚴格的國際市場要求。
“近年來國際貿易技術壁壘頻出,一些實力較強的公司為此從國外進口檢測儀器,并成立了測試中心,在產品生產前就嚴格把關,免得遭受不必要的損失。”但是,吳國平也無奈向記者表示,由于法規通常全部以英文刊出,更新速度十分快,有時難免無法及時了解和準確翻譯。
“企業還是十分希望政府能引進一些高端的第三方檢測機構,不僅能夠減少送檢時間,同時也能夠由一些高端、專業的第三方檢測機構來協助關注和傳達新規的內容和更新,讓企業能夠更加精準地拓展國際市場。”吳國平向記者表示。
記者了解到,鞋企送檢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一旦檢測不過關,企業通常會選擇退回原材料,而供應商也只能接受鞋企的退貨。雖然可以退貨,但是,這對三方而言畢竟都是一種極大的損失。對此,林兆文告訴記者,雖然首次檢測費用由客商承擔,但如果首次檢測沒有過關,那么接下來的檢測費用則由企業自己承擔,這對企業而言不僅極大地增加了成本,而且還大大擠占企業的生產時間,給企業帶來生產上的困擾。因而,選擇規范的供應商很關鍵。
“下游企業應該選擇規范的供應商,要求其提供所含化學成分的檢測報告,上下游企業也可以在行業內結成聯盟,共同分攤測試費用。”中國鞋業研發設計中心副理事長、秘書長林偉也如是建言。
對此,TUV南意志集團第三方檢測機構南中國區區域經理楊軍偉則告訴記者,為了應對新規出臺,TUV南意志集團已與國家鞋類檢測中心(莆田)達成合作,出口歐盟及美國市場鞋企現可在省內送檢,并同時可獲得兩份報告,不但為企業節約了檢測時間,也為企業節省了一半的檢測費用。據介紹,原來出口鞋企產品需同時獲得兩份檢測報告才能合法出口,一份為專業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檢測報告,另外一份則是國內國家鞋類檢測中心出具的報告。此次國際第三方檢測機構與省內國家鞋類檢測中心的合作,對鞋企而言的確算是一件益事。
據悉,TUV南意志集團接下來將在晉江尋求類似合作,以實現就地服務晉江鞋企。
近日,歐盟發布《化學品注冊、評估、許可和限制法規》(簡稱REACH)新規定,凡被列入高度關注物質(SVHC)超標的,須在2011年6月1日和6月15日之前,分批向歐盟化學品管理署通報,未進行通報的涉及產品將無法進入歐盟市場。據悉,這樣一來,意味著所有使用這些高關注度物質的企業,必須立即對產品進行“自查”,弄清楚其含量有沒有超標,否則產品將被召回。對于企業而言,新規的嚴苛程度遠超以往。
然而,記者了解到,雖然此次新規比原來更加嚴苛,但對許多企業而言,多出的檢測費不是問題的最關鍵,檢測時間的長短才是真正影響企業生產進度的問題所在。一旦交貨期延誤,對加工企業而言,要賠付的大筆違約金才是真正讓它們抓狂的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