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提升兒童鞋舒適程度的重視
5月31日訊 按理說,鞋子的舒適度應該是家長最重視的,因為一雙蹩腳的鞋很可能會造成孩子走路姿勢不正確,從而影響其生長發育。但是,市場反映出的現狀恰恰相反。大部分家長都會因“孩子穿鞋最費”為由,而選擇相對便宜的鞋。
“斯乃納、月星等名牌服裝市場為孩子買鞋的劉女士說,“我主要光顧一些國內的二線品牌,質量還算過得去,價格又比較適中。”
為此,記者又走訪了各大商場,發現此前在丹尼斯花園路店、大商新瑪特鄭州總店都有專柜的NewBalance童鞋,目前已經全部撤柜。據知情人士透露,業績不好是其撤柜的根本原因。“目前鄭州各大百貨的童裝已經比以前上了一個檔次,這證明大家消費理念正在逐漸轉變。但就童鞋而言,人們還沒有完全轉變觀念,洛陽的王府井百貨里連斯乃納都撤柜了,比鄭州的情況更糟。因此,童鞋的代理商也是‘小而亂’的,更使這個市場顯得龐雜。”該人士這樣說。
“孩子10歲之后,特別不好買衣服,小童的穿不上,大童的牌子很少,而且價更高,有的比成人裝還貴。”帶著張女士的煩惱,記者對鄭州大童服裝市場做了一次調查,發現12~16歲兒童的服裝確實短缺。再加上現在孩子普遍個子高,所以從10歲左右,就不好買衣服了。目前鄭州童裝市場以嬰童(0~3歲)為主,包括ZARA、H&M、C&A等牌子都辟出大面積來迎合這一市場,因為大家已經建立了良好的消費意識——要用最好的棉質呵護新生寶寶的肌膚。其次是中小童(4~12歲),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牌子,也不管是什么檔次,都瞄準了這個時段孩子的“消費能力”。
大童的衣服最少,主要是一些運動品牌在做,其大童服飾的價位確實堪比成人裝。對此,一位經銷商介紹說:“傳統觀念中有個誤區,人們總認為童裝的成本要低于成人裝,其實正相反。童裝的成本除了一些小童的面料上能夠節省一點外,在工藝和細節上甚至比大人的還負責。而大童裝在面料上也省不了,我們這些牌子的尺寸已經做到170(厘米)號段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