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業轉型升級應對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壓力
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29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4990,一舉突破6.5重要關口,再度創下匯改以來新高。隨著匯率的持續上升,勞動密集型產業所承受的壓力也在不斷升級,中國鞋業更是首當其沖。
人民幣升值意味著以美元計價的商品競爭力減弱,要使出口產品的外幣價格不變,只有進一步下調產品價格,使成本壓力一直在上升,這對勞動密集型的制鞋業來說,造成較大沖擊。
同時,鞋業出口受到較大影響。人民幣升值吞噬了出口企業的利潤,上半年簽下的部分出口訂單瀕臨虧損。考慮到匯率變動大,一些外貿企業更加謹慎把握訂單,導致大單和長單不敢輕易接,并出現大單化小、長單化短的現象。
人民幣升值給給鞋企帶來諸多風險,許多鞋企陷入艱難的局面。有業內專家提醒,企業應該提高風險意識,采取相關措施來積極應對。轉以歐元結算或設定價格有效期限,成為部分鞋企規避匯率風險的措施之一。為規避匯率風險,一些公司與客戶約定,報價在一個范圍之內有效,超出時間,就會根據匯率調整,再重新議價。同時,加速海外布局。尤其在海外建廠,整合當地的配套件、市場渠道等資源成為規避人民幣的升值的戰略選擇。
然而,不管是以歐元結算,還是設定價格有效期,外遷壓縮成本,在人民幣升值以及出口導向政策逆轉的今天,這些都不是治本之策。從長遠來看,企業要完善產品出口結構、提高管理水平,還要切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轉型升級。只有發展自己的核心業務,通過技術創新增加產品附加值,以品質取勝,提高競爭力,才是突圍困境、立足市場的根本途徑。
面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對于企業來說,調整出口貿易層次非常重要。鞋企應該減少加工貿易,提高一般貿易的比重,獲得更多盈利。這就意味著鞋企要加快產品開發,生產更有特色的產品。越有特色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可比性就越少,競爭力就越高。同時,企業應該建立更完善的分銷渠道,直達消費終端,在更了解市場的基礎上更快做出反應,獲得更大效益。
除調整貿易結構外,企業還應通過優化管理來提升競爭力。人民幣升值問題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和發展戰略提出更高要求。企業需要優化業務流程、強化研發力度、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實現科學管理技術在實踐中的推廣。
“產業升級”應該成為鞋企的最終選擇。企業圍繞產業升級,努力提升自身產品核心技術和質量,將出口產品逐步從中、低端向高附加值演進,以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一些鞋企應當早日放棄“貼牌加工、旱澇保收”的幻想,將中國制造變中國創造,創造中國自己的鞋業品牌,只有如此,中國鞋企才能自如應對人民幣升值的眼里,獲得國際市場的發言權。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再創新高給制鞋產業敲響了警鐘。鞋企需時刻保持危機感,為未來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穩定的環境,提升管理水平,加快轉型升級,加大技術改造投入,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從而提升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有效化解人民幣升值等帶來的壓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