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新”時代下行進的中國鞋企
4月14日訊,在逐漸擺脫金融危機的影響,以及品牌也積極加入到了搶奪市場份額的行列。隨著競爭漸漸進入到白熱化階段,“僧多粥少”的局面必然會出現,而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律則使得這種氛圍變得更加緊張。
在各大鞋企的較量持續升級之下,市場上各種類別的品牌層出不窮,在給消費者帶來多樣化選擇的同時,企業的市場運作模式卻趨于同質化,以至于不得不進行殘酷的價格戰,讓企業的發展陷入了怪圈。這也讓本來與國外品牌有一定差距的國內品牌,再一次拉大了距離,而原本擁有強大競爭力的品牌產品也因為模仿跟風的不良效應,在這個轉瞬即變的市場領域里敗下陣來,失去了品牌的內涵和特色。
沒有獨特突出的品牌個性如何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又怎么會有占據市場有利地位的機會?尋找品牌的與眾不同正在成為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除了在傳統的技術、研發上尋求突破外,持續創新更是成為制勝市場的王牌。不過在這個“消費者為王”的經濟時代,越來越多的個性化需求不斷涌現,企業要提高核心競爭力,開辟更大的市場發展空間,不僅僅要以創新的理念來運營,更重要的是以“微創新”的態度來盡力滿足每一個目標消費者的需求,在細節上出奇制勝,將所有微不足道的、競爭對手不關注的細節做到最好,那么就能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從而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創新是保持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需要企業在衡量自身實力和情況的基礎上,發散思維地創造新的產品、新的技術、新的市場和壓倒競爭對手的新形勢。而微創新更注重的是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針對不同目標消費群體的風俗習慣、個性偏好、實際情況以及反饋意見等因素,從小處著眼,貼近消費者需求心理,讓其真心實意地感受到品牌企業全方位的服務。對于消費者而言,他們并不關注企業任何一個技術上的創新,他們看重的是這些技術能夠為自己帶來怎樣一個更新的體驗,因此企業的戰略和創新是要以消費者為導向,自下而上,自外而內,這就是所謂的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微創新。通過以消費者為中心開展創新性的體驗營銷,以親和力的姿態貼近消費者,也以創新的營銷效果牢牢抓緊消費資源。
在琳瑯滿目的鞋類品牌中,要讓自己脫穎而出,就必須依靠在產品、服務、形象等方面上實施差異化來塑造與眾不同的鞋企品牌,而這就需要以微創新作為突破口。微創新之父普拉哈拉德曾說:顧客才是企業的首席創新官。“公司中心”型創新方式已經消亡。相反,消費者正憑借獨一無二的個人經歷在創造價值的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品牌鞋企應該通過從線下銷售渠道收集消費者的反饋意見,或者利用互聯網等媒體方式與消費者進行互動,了解其最新的想法,再經過一系列市場調研后,以此作為戰略制定、技術改進等決策的基礎,研發出受目標市場歡迎的產品,并且在設計理念還是在科技運用上都要大膽地采用創新思維,以最大的努力來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在營銷渠道上的終端建設則更要品牌鞋企發揮超群的膽識和創意,這才是直接面向消費者提供產品和服務,完成市場交易的最終端口。要創建優秀的品牌、輸出品牌的價值、擴大品牌的知名度等工作,也要借助終端這一有效的業態來完成。鞋企要根據自身的能力、市場環境和形勢選擇適合產品銷售的地域進行渠道鋪張,通過店鋪裝修、產品陳列或者是服務導購等終端完善措施,為消費者營造最好的購物環境,并適時地推出營銷宣傳及促銷活動,吸引和滿足消費者的購買的欲望,獨出心裁地推出更多的互動體驗消費模式,讓消費者真正享受整個購物過程,培養起對品牌的忠誠度。
當然,無論是大創新還是微創新,重要的是持續性,在這樣一個用戶體驗的時代,企業很難把握消費者時時刻刻的想法,只能通過不斷的失敗和嘗試,通過急小勝于大勝,才能把握市場的脈搏。消費者是決定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品牌鞋企只有真正的重視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微創新,才能夠取得進步,以強有力的競爭優勢走在行業的前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