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綠色發展規劃”引領鞋企轉型
3月12日訊,在近期召開的2011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確定了今年我國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要求同2010年相比,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化物和氮氧化物這4種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均要下降1.5%。并且,我國將把結構減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并嚴格執行紡織、皮革、造紙等行業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標準,嚴格執行產業政策和國家下達的落后產能關停計劃。因此,對鞋業來說也應引起對這方面的重視,如何使鞋產品更健康、更環保值得生產企業思考。
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認為,中國的“十二五”規劃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綠色發展的國家規劃,這不僅表明中國已經與發達國家保持同步,甚至意味著中國有可能在綠色發展上先行一步,綠色發展成為“十二五”規劃中的最大亮點,在“十二五”規劃提出的24個指標中,涉及綠色的指標就占了三分之一,這不得不使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制鞋業思考應該如何轉型,以響應兩會的“綠色發展規劃”。
當下,無論是房屋建材,還是服裝鞋子,人們已不再單純關注于表面,而是更加注重產品的安全性、舒適度等。因此,一些著名的鞋類品牌也開始使用天然橡膠作為制作新款鞋底的原料,而鞋身則采用農耕生產的有機棉花作原料。
據了解,為了倡導環保意識,阿迪達斯特別推出了環保款式的運動鞋,鞋子的面料以天然有機材料為主,可充分回收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這種材料的主要特點是透氣性強、穿著舒適,品牌在倡導天然生態的同時,也會防止化學染劑的二次污染。消費者也漸漸將低碳環保的概念作為一種新的消費標準,在各行各業都紛紛打出環保牌的情況下,環保鞋大受歡迎也就不足為奇了。
“鞋子不比衣服等,衣服就算質量不太好也能湊合穿,但是鞋子不行,質量不達標,那受罪的只有自己了,而且還會影響健康,太不劃算了。”一位消費者這樣說。
愛瑪數控CEO王國權認為,鞋企在升級時,還應注重產品研發,制鞋企業想要更好的生存需要有自己獨特的產品和品牌去贏得市場競爭。
據了解,一些國際品牌如耐克、阿迪達斯,其所擁有的產品銷量領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產品的科技含量決定的。耐克有100多名技術人員從事新產品研制開發,并曾創記錄的年投入400萬美元用于新產品開發,有了強大的研發技術、研發人員和研發投入做后盾,因此,每月耐克都有一系列新產品問世,以引領世界運動鞋的潮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