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壓力驟增,外貿鞋企如何過冬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昨日,人民幣對美元企業如何避險?面對這些問題,記者日前走訪了部分企業和相關部門。
利率匯率呈雙雙攀升之勢
自去年10月以來,央行兩次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結束了長達三年不加息的狀況。從加息的目的來看,更多的是調控通脹預期。央行日前公布的一份分析報告認為,由于糧食價格上漲和收入分配及資源價格進一步改革的影響,再考慮到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不確定性,未來物價上漲壓力不容忽視。業內人士紛紛預測,今年一段時間內,防通脹將會成為貨幣政策的重要關注點,若物價繼續走高,央行可能還會考慮連續加息。
匯率方面,自去年9月份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單邊快速升值,并不斷創下歷史新高。寧波諾丁漢大學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馬青平博士分析認為,目前一美元兌換的人民幣在中國的購買力顯著高于一美元在美國的購買力,根據購買力平價原則,人民幣匯率的長期走勢是繼續升值。而且,維持人民幣在低匯率水平一方面會加大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引發貿易摩擦,另一方面也增加國內的流動性,造成通貨膨脹壓力。這也將造成人民幣匯率在未來呈現逐漸上升趨勢。
寧波出口企業面臨考驗
記者在走訪一些企業時了解到,利率匯率“雙升”,加上美元發行的不受控制以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上漲,我市出口外貿企業特別是一些鞋類、玩具類、服裝類、日用品類等附加值低、原材料比重大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受到較大影響。部分外貿企業的利潤空間縮小不少,上半年簽下的部分出口訂單瀕臨虧損。考慮到匯率變動大,一些外貿企業更加謹慎把握訂單,導致大單和長單不敢輕易接,并出現大單化小、長單化短的現象。
鄞州區一家服裝企業的老總告訴記者,迫于競爭壓力,公司還不敢輕易提價,以防客戶“另投他門”。人民幣升值意味著以美元計價的商品競爭力減弱,要使出口產品的外幣價格不變,只有進一步下調產品價格,使成本壓力一直在上升,這對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較大沖擊。
此外,一些出口企業的融資成本增加。貸款基準利率雖然上浮幅度不大,但不排除會連續加息的可能,對面臨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價格上漲、國外貿易保護主義盛行、歐美經濟復蘇緩慢、國內用工費用增加等多方受壓的外貿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綜合運用金融工具避險
面對當前錯綜復雜的形勢,我市外貿企業該如何未雨綢繆,應對當前的壓力呢?中國銀行寧波分行資金業務部吳思海分析認為,企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進行避險:
遠期結售匯業務是國際金融市場上最常用的避險工具。開展遠期結售匯可以充分利用遠期結售匯的套期保值功能,通過遠期結匯操作抵消匯率波動對外貿企業的影響,使公司專注于生產經營,在匯率發生大幅波動時,仍保持穩定的利潤水平。企業可以適時鎖定遠期匯率,規避匯率大幅波動的風險,也可以鎖定單筆訂單業務的匯率,以此鎖定收益。當然,遠期結售匯也存在一定風險,外貿企業要進行嚴格的風險控制,遵循鎖定匯率風險、套期保值原則,不做投機性、套利性交易操作。另外,鑒于人民幣長期升值的趨勢,客戶在融資方式上可多選擇美元貸款。
同時,用足用好人民幣跨境結算政策也是一個重要方法。人民幣升值預期不斷增強,對于經常使用美元進行貿易結算的出口企業來說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匯率風險。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就可以讓出口企業繞過美元,直接通過人民幣來與海外買家進行結算,這樣對企業來說不僅提前鎖定了成本和收入,還能避免一些匯率風險。據悉,我市于去年7月份已向中國人民銀行等部委推薦了第一批出口貨物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企業3040家,目前正等待審批。企業界人士希望有關部門做好業務培訓等試點準備工作,以盡快鋪開該項業務。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寧波分公司的一名負責人認為,除銀行產品外,信用保險也同樣可有效規避匯率風險。企業可以通過出口信用保險下的貿易融資獲得的外幣貸款結匯成人民幣使用,提前鎖定匯率。
“從長遠來看,企業要提高應對水平,還要切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轉型升級。只有發展自己的核心業務,通過技術創新增加產品附加值,以品質取勝,提高競爭力,才是突圍困境、立足市場的根本途徑。”寧波市金融辦銀行保險處一名負責人如是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