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經濟復蘇慢 內地市場巨大港企難進軍
1月1日訊 據港媒報道,歐、美鞋企出口訂單仍然未能恢復海嘯前水平,有企業估計,整體訂單較海嘯前下跌約10%至15%,而且價格持續下跌,對經營帶來較大影響。
內地市場巨大港企卻難進軍
香港工業總會第九組橡膠及皮革制品主席林廣德指出,近年歐美經常采取落急單(即在最后一秒才下訂單)的策略,為鞋企制造帶來甚多不必要的出錯危險,并以此要求賠償和壓低單價。而在「外需」疲弱下,內地經濟增長,卻帶來極大的「內銷」機會。林廣德指,歐美每年人均消費8至9雙鞋,而內地只有2.8至3雙,反映增長空間極大。
不過,由于港企傳統以出口外貿為主,長期以來對外銷訂單、設計過分依賴,林廣德擔心港企沒有足夠勇氣、決心進軍內地。另外,資金不足及銷售渠道較少亦是困難之一。而且,相對內地民企的龐大人脈,以及對當地天氣、尺碼、喜好、習俗的掌握,亦非港企能夠輕易克服。
提防人幣升值鞋企亟需轉型
對于本港鞋企出路,林廣德認為行業創新是不二法門,包括投入更新設備,引入先進機械,提升技術水平,及加強自主創新能力等,不可再依賴以往利用廉價勞動力的方法。港九鞋業職工會報告指,內地去年購買意大利皮革及制鞋機械總值達2,969萬美元,反映目前為引進外國先進技術的機遇。不過,林廣德亦警告,人民幣持續升值,有可能對國家經濟帶來傷害,鞋業發展未來更需轉型提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