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鞋企用工短缺 用高科技突破“空心化”
對于產業轉移,余進華坦言“一直在考慮”。這其中成本的是最直接原因。“溫州土地現在每畝至少100萬,而外地來招商的會給我免費提供土地,還有稅收和政策優勢。”
這還不是讓余進華最為動心的,人力資源的緊缺才是溫州企業面臨的核心問題。“溫州產業大多是人力資源密集型,缺乏足夠的人才是整個溫州面臨的大問題。”溫州管理科學院院長周德文這樣告訴新金融記者。
“我們原來是以訂單決定招工數量,現在是以招工數量決定接單數量。”余進華對人員短缺的現實同樣無奈。“現在我們的員工每月能賺到近2000元,但是還是招不夠人手,很多訂單只好交給外面的企業來做。”
多重壓力下,溫州制鞋企業數量逐漸減少。根據溫州市鞋革協會統計,當地制鞋企業從最高峰的4000多家變為現在的不到3000家,減少幅度很大。但這還只是剛剛開始,余進華認為,溫州制鞋行業肯定會出現集中化趨勢,最后剩下幾十家品牌就不錯了,那些小企業或者轉移生產地區,或者為大企業做代工將會是最可能的出路。
用高科技突破“空心化”
“溫州這地方,七山兩水一分田,不搞高科技是沒有出路的。”海螺集團副總經理陳月清對傳統產業空心化有著自己的見解。
“傳統產業是要堅持的,但是不能抓住不放。”他坦言,對溫州來說,總做加工業才是真正的空心化——高科技的空心化,這比產業空心化嚴重得多。
從制傘行業轉到生物制品研發,陳所在的企業已然成為了溫州轉型的標桿。“各方面對我們都挺重視,來參觀的人不少,議論的人更多。”
陳認為,突破所謂的空心化無非是兩種方式,或者深植于原有產業,實現全產業鏈通吃;或者向其他產業進行拓展,實現產業提升,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空心化的產生。
“提到溫州你會想到什么?雨傘還是服裝?這些只能代表溫州的過去,不向高科技發展是無法讓人眼前一亮的!”
按照他的理解,“溫州不能永遠做低附加值的產品,我們現在的傳統產業利潤不到10%,新產業達到了30%,哪個有發展一目了然。”
對溫州來說,讓傳統產業空心化來得更猛烈些也許會帶來不錯的結果。
“產業空心化”的爭論還在進行,溫州的企業家們卻以自己的行動為這場爭論進行了注解——不管是停業、堅守,還是轉型,企業的選擇都有自己的理由。{page_break}
低利潤導致企業蕭條
“最近很清閑,歡迎你們來采訪。”這是楊清(化名)對新金融記者說的第一句話。
楊清,1991年進入眼鏡制造行業,在事業即將進入第二十個年頭時,他將自己的工廠轉租給了曾經為其打工的總經理,眼下,炒房成為了楊清的主業。
在溫州新橋鎮的工業區,楊清的工廠曾經令同行矚目。而現在,廠房還在,生產線依舊,主人卻已經更換。“現在還不想讓別人知道我不做眼鏡了,這么多年了,讓人笑話。”
和溫州其他行業一樣,促使楊清離開眼鏡行業的原因并不復雜。
“現在人工和原料成本都增加了30%以上,做眼鏡利潤太低,除了冒著匯率變化的風險,有時候還有這樣那樣的反傾銷調查,做得提心吊膽的,誰愿意做?”
對于溫州傳統產業的逐漸萎縮,楊清認為,做實業不是沒有利潤,而是利潤太低。“搞實業太辛苦,2000多萬元的產值,利潤還不到100萬元。”
在溫州,眼鏡生產廠家從最高峰時的1000多家,到現在剩下不到一半。楊清告訴新金融記者,“溫州眼鏡現在不行了,這是眼鏡行業的大趨勢。”世界眼鏡生產的基地,最初從韓國轉移到中國臺灣地區,然后再到溫州,現在溫州的企業逐漸向福建臺州轉移。
閑下來的楊清經常會回憶當年的好日子,最多的時候400多人為楊清工作,生產的眼鏡90%銷往海外。“1995年到2000年的時候最好,生產都是三班倒,利潤至少30%。”而現在,輝煌早已成為浮云,“現在廠子里還有不到40人吧。”
楊清的無奈折射出的是當地整個眼鏡行業的真實現狀。一方面,傳統產業逐漸失去競爭優勢;另一方面,轉型升級的未知風險讓人望而卻步,手里的資金只能向那些短平快的項目進軍。
對和楊清一樣的溫州商人來說,產業空心化的核心問題是利潤低,“十幾年前就賺幾十萬,現在還賺幾十萬,還不如炒兩套房子來錢快。”
用工短缺才是大問題
與楊清的觀點不同,溫州吉爾達鞋業的董事長余進華一直認為,企業數量的減少不是空心化的表現,而是產業集中升級的必然趨勢。
“現在溫州城市化進程加快,必然要提升產業,對傳統行業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
在溫州,作為當地支柱產業之一的制鞋業,企業數量減少的趨勢同樣明顯。不過,余進華認為不能就此簡單判斷溫州制鞋業出現了空心化,“畢竟我們的銷售額還在逐年增加,去年達到600億”。同樣,減少的企業也并不是完全消失,“很多搬到了外地,畢竟這還是溫州人辦的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