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商、情商如何突破性發展
勤商的背景:90年代末和21世紀初,那個時候只有托運部把貨送到營銷理念啊,經營提升方面的,他們不懂,只能靠勤勞致富。
代理商靠“勤”確實彌補生意上的很多短板,我們把這種老板文化叫做勤商文化。勤能補短,就是學歷不高的員工,可以通過勤來補充;理論太多的員工,可以通過勤來改變和扭轉,另外勤商還能解決如團隊責任心不夠等許多短板問題。
勤跟“快”會緊密聯系起來,勤而不快,也會讓人暈死,就會成為呆子,勤要用“快”來體現,這里所說的“快”就是敏捷,快就是把老板目前的想法迅速變成現實,變成效益。
勤還跟許多代理商“爭面子”聯系在一起,他們累在他鄉,也是為了榮歸故里,回到總公司領導面前能夠有面子。比如許多浙江藉的老板攜家帶小赴異鄉做生意,他們早起晚睡,一年又一年,難道他們不想平時的生活得更快樂更灑脫些嗎?他們深知,沒有付出,哪來的快樂,因此,他們對自己對員工的要求都是以勤快為標準,從而不斷地積累財富,這也是為了他們未來的面子而奮斗。
所以,勤商文化就是員工必須要跟老板一樣懂得付出。在此前提下,老板會說,有錢大家賺,老板并不是只往自己口袋里裝錢的人,公司賺錢了,老板也不虧待你們員工的。
在勤商思維下,許多代理商積累了一筆財富,為以后的事業奠定了基礎。
接下來談談情商,這里所說的情商就是因地制宜,與人為善,說到做到,以情動人,以信服人,以誠留人。
如果老板按照過于刻板的標準去工作,那過程是非常的單調和乏味的,員工的積極性根本無法調動起來。做生意也一樣,也不可以缺少情感元素,這些元素,是合作伙伴之間協作的潤滑劑,這就需要管理過程中該模糊的地方就要模糊,當然,模糊的方法定當別論。
老板“勤字當先”固然重要,一般中小型老板考慮到的是:1、員工如何為老板賺更多的錢;2、老板如何用最低的成本去賺錢。但很少去考慮人性化管理的必要。當然老板強調的是管理的有效推進,而不是欣賞員工的想法或觀點的無效累疊,員工呢,也要在一張一弛中投老板所好,為共同的目標不懈努力。
做生意其實就是經營人,會做人情,會留住員工,會維護與客戶的感情,把員工隊伍培育成象老板那樣思考那樣操心的團隊,把客戶發展成為與自己一條心的共贏伙伴,從而做強做大事業。我們再看一個情商的成功案例:
某代理商在當地的口碑與實力得到了同仁的認可,就是擅長抱團闖拼市場的溫商,都把他視為值得可交的朋友,每逢聚會的時候,都不忘叫他去出席聚會,雖然他并不是溫州人,聽不懂溫州話。
下面的客戶這樣評價他:平易近人。在和客戶攀談交流中,會偶爾開個玩笑,營造輕松氣氛,正是他的幽默感能進一步拉近和客戶的距離,讓雙方的關系更趨于融和,樂于讓人和他接近。
在經營接觸的過程中,他是個講信用的朋友。他對各地專賣店的支持和幫助都是竭盡全力、講信用、重承諾、恪守良好的商業信譽,使人對他充滿信任感,和客戶融為一片。
客情如此,在對待員工也是一樣,他認為,員工要發展要善于借同事的力量,借老板的平臺,借朋友的資源去成長,而老板的成功,光靠一個人是不行的,要借助員工的團隊力量去發展企業。他把員工犯錯當成企業發展的必要成本,鼓勵員工快速成長,多年來,身邊聚攏了一批精英人才隊伍。
正由于他有著情商的頭腦,他的生意賣得紅紅火火,具備了做大做強的事業基礎。
有了勤商和情商,代理商的生意就一定能成功嗎?
想當初,很多代理商確實靠勤生財,并已形成了習慣,甚至二十多年了,一直在堅持;與此同時他們憑客情積累了一些終端資源,他們當中很多已經是超四十歲的年齡了,很多人不想或也沒有精力去學習改變自己,而市場競爭日益升級,不學習就會原地踏步,或者在洗牌中被淘汰掉。因此,勤商與情商為代理商留下一筆財富,也留下了許多瓶頸,主要表現在用人和市場管理等方面。
比如對一些代理商來說,當下的問題,往往用“原來的經驗”來解決,因為先前的經驗離他們最近,很多老板也是這樣走過來的,看得懂,對近利的生意人來說,在人才方面喜歡純實戰型的,勤快,熟悉本土客情,能因地制宜,立馬解決存在的問題,效益能讓老板看得到。
市場是變化的,比如競爭對手彼方現在擁有的,已經走在了行業的前面,而我方還是空白的,怎么辦?未來的問題是思路的問題,與理論上的預測最有關系,這需要復合型的人才,既要有行業超前的經驗,也要有一定的專業理論分析模型。未來的事情往往具備風險,當下是看不到明顯效果的,老板想著總不能讓口袋里錢拿出去“打水漂”吧,所以不敢投入,不敢嘗試。
在勤商和情商為代理商奠定事業發展的基礎后,突破轉型成為必要,真正意義上的勤商和情商必須在突破中豐富它們的作用,否則代理商只是一個純粹的“生意人”,而不是一個事業者。{page_break}
我們知道,營銷博弈到終端這個環節,于是財富就有了差距,而且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終端的發展,以連鎖專賣等模式,已經從數量上的復制性擴張,到質量層面的穩定濃縮,再回歸到數量規模的升級蛻變,這個路徑成為今后品牌做強做大的發展脈絡。另外業態向百貨、超市和網絡商城等的多元延伸,內銷的市場份額將會出現新的“瓜分塊”。這表明競爭需要綜合實力的比拼,所以代理商要贏在突破點,有與市場變化俱進的信心和魄力,與行業一道成長。
如果未來的事情不今天開始啟動,也許三年或五年以后,你就會在被淘汰的名單中。
老板光靠工作的勤快和客情的維護來支撐生意的運作,缺乏管理流程的建設,一旦公司遭遇不好的銷售政策或突發事件,客情也往往會變成無情,下面的客戶或團隊也會倒戈,代理處無法適應新的市場發展,也會被競爭對手逼在狹窄的空間,因此,老板只有不斷地學習,對職業經理人敢于授權,授權授權再授權,這樣,看似先前無聯系的一些管理行為也會成為代理處生意剌手時的“救命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