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失聲”世界杯聲稱資源有限
7月17日訊,相較于英利的高調出擊,失聲”似乎更讓人看不懂。
媒體可以輕易列出李寧公司不該如此的種種理由:李寧公司是中國最大的體育用品公司,2009年營業額逾83億元;世界杯是體育界三大盛事之一;李寧公司目標并不僅是做成“中國的耐克”,而是要做到“世界的李寧”等等。
鮮明的對比還來自于李寧公司的競爭對手們。
阿迪達斯贊助了包括西班牙、阿根廷等在內的15支足球隊,還是FIFA最高級別的戰略合作伙伴。耐克則一如既往地在世界杯前期和比賽中間大量投放廣告,C羅、魯尼、里貝里等巨星粉墨登場。PUMA也贊助了意大利隊等。甚至特步這樣的“小兄弟”,也在世界杯期間的央視體育頻道發動營銷攻勢。
最終,雖然C羅、魯尼、里貝里等人的表現一概灰頭土臉,大失巨星風范,但世界杯32強的前4強中除了包括3支阿迪達斯贊助的球隊以外,耐克贊助的荷蘭隊闖進了決賽,并且與西班牙大戰116分鐘,只差4分鐘就能將西班牙逼入點球決勝的最后階段。李寧呢?李寧可以在籃球領域贊助西班牙和阿根廷等頂級強隊,為何不在足球領域開疆拓土?
對此疑問,李寧公司CEO張志勇強調了資源的有限性。在他給出的李寧公司當前重要業務領域中,籃球、跑步和羽毛球居于前列,足球則未被提及。
從這個角度說,李寧在世界杯期間的“失聲”近乎必然。
李寧公司2009年財報顯示,公司鞋類收入占整體份額為42.4%。而盡管無法知曉這42.4%由哪些具體品類組成,但李寧王府井(34.00,0.04,0.12%)旗艦店內的專業足球鞋品類肯定不超過10種,籃球鞋則近百種。
同樣,數年來,李寧簽約過的足球代言人只有李鐵,并設計出品過“鐵在燒”系列;但籃球領域則贊助過NBA中國,現在仍贊助西班牙和阿根廷男籃,代言人也有奧尼爾、戴維斯等NBA巨星。
受制于數年來國內中超、中甲等足球聯賽的市場萎縮,兼之未有姚明這樣的籃球巨星出現,國內的足球市場需求更加縮小,這也是為何李寧、安踏、匹克等紛紛瞄準籃球而漠視足球的現實選擇。
此外,在全球體育用品市場,兩大巨頭耐克和阿迪達斯公司的傳統優勢領域分別是籃球和足球。在雙方開始互相滲透、大打出手之時,留給李寧們可以借用的優質體育營銷資源更是少之又少。此前,業界曾盛傳李寧公司可能會并購英國體育用品公司——茵寶,茵寶也在足球領域頗有積累,但當阿迪達斯侵入耐克傳統優勢的籃球領域、并購銳步之后,耐克迅速出手并購了茵寶。這樣的情況下,缺乏既有的營銷資源和產品銷售支撐,是高調地燒錢還是務實地節儉,李寧們紛紛選擇了后者。
這當然可以理解。但當耐克低價拿下低谷中的中超賽事贊助權之后,李寧們未來如何從足球領域突圍,已經從戰略上變得越發艱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