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萬個中國品牌無一上榜,為啥?
急功近利:170萬比0的根本原因
就象中國足球隊一直缺席世界杯一樣,中國商品一直無緣全球最佳品牌排行。
在美國商業周刊雜志發布的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上,擁有170萬個國內品牌的中國自2006年以來連續四年沒有一個品牌上榜。當然很多人可以因為話語權不在中國人的手中而表示不服,如同因足球裁判不是中國人不服比賽結果一樣。但有一點是千真萬確和無法否認的:標明“中國制造”的商品(如果不是代加工的,沒有用上別人的品牌)一般都是堆放在國外廉價商店和低檔百貨公司的貨架上,盡管這些商品已經被國內的各色廣告包裝成品牌中的品牌了。
“中國制造”讓外國人喜歡的主要原因是便宜。便宜的中國商品在國外市場上打的是的人民戰爭,用的是人海戰術,以數量博利潤。為了爭蠅頭小利,同行同胞間會自相殘殺,自我殺價,這樣就會在廉價便宜的泥潭里越陷越深。陷得久了,就很難有創品牌的高瞻遠矚了。天無絕人之路,雖然外戰外行,但內戰可以內行啊!兔子不吃窩邊草是因為兔子想先遠后近,就像美國盡量不開采自己的礦產和石油資源一樣,不過,中國商人更喜歡先近后遠,不然就沒有“香蕉專挑熟的吃”之說了。廉價的出口商品一旦出現在國內的各類廣告之中,絕對會大談“出口”,閉口“廉價”。出口轉內銷之后,又能夠大賺其錢。中國龐大的商品市場一直為經濟學家們引以為傲,市場大但不成熟,連經過包裝的假冒偽劣商品都能暢行無阻,更不用說出口轉內銷的“高檔”東西了,養尊處優的商人對創國際品牌不感興趣也有其道理,偶然中有其必然性。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商品的市場決定商人的意識。
即便有胸懷大志者想自創品牌走向世界,最后也會因現實而止步。在一個急功近利風氣盛行的環境中,炒豆者發了,炒蒜者發了,炒房炒地者發了,把國家的礦產資源挖得象蜂窩一樣者發了,就連拌入紫色顏料的泥土,搗鼓些下腳皮料,在紙上寫些瓜豆的名稱都能發財。面對如此現實,定力再好的人也會坐不住的,象郭靖一樣有高超武功但仍舊傻乎乎的人畢竟是少數。相反,數年前還是一個財大氣粗、信心滿滿的創品牌實干家,為了創品牌不僅砸下了自己的全部身家,而且背負著沉重的債務,所有的投入可能只見水花,還沒見到結果。一年兩年會堅持,三年四年可以挺,五年六年咬咬牙,七年八年就難說了。。。創品牌既要砸錢又要花時間,而且未必一定能成功。
玩真的,投入的都是真的,結果未必真;玩假的,投入的都是假的,結果未必假。只要電視臺、出版社幫忙吹吹喇叭抬抬轎子,假的也能成為真的。何苦呢?人非草木,如此現實怎么能視而不見?即便品牌創成功了,還沒走出國門,冒牌者已經一哄而上,把它咬得體無完膚了。于是,胸有大志者只能收起大志,面對現實。你看:炒,多容易呀!雖然不能為社會創造財富,但能為自己創造財富。騙,更容易了,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而且是專生金蛋的鴨子。久而久之,中國沒有世界級的品牌也就成為必然的了。
美國記者走上街頭向路人們詢問:能否迅速說出一個中國品牌的名稱?日本有索尼,墨西哥有科羅娜,德國有寶馬,韓國有三星,中國有。。。。。。?中國有什么?美國的路人說不出,中國的路人肯定能說出很多。和“暢銷世界各國”的廣告詞相伴的商品太多了,被大明星們拍胸脯背書的商品太多了,在黃金時段奪人眼球和刺激大腦的商品太多了。假如把中國看過電視的學舌鸚鵡聚在一起,肯定能說出更多。再如果生產170萬個國內品牌的老板們都能出得了好價錢,那么在電視上肯定就有170萬個新的名牌。
中國的商品和中國的足球一樣,在“世界杯”中只能當看客,原因很簡單:急功近利。如果那個美國記者向外國路人換一個問題:能否迅速說出一個能代表一個國家的標志性名稱;那么,中國的“長城”肯定會出現在前三位。有這樣的結果是因為長城是在我們先人的手上一塊磚一塊磚地砌起來的,每一塊城磚都是貨真價實的。急功近利筑不起長城。
長城是世界的奇跡,是古人創出的品牌,今人的長城在何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