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威登LV阿爾諾:啟用新人橫掃時尚界(圖)
對許多中國人來說,貝爾納·阿爾諾(Bernard Arnault)是個陌生的法國名字。可提起LV包和Dior香水,那幾乎可以算是家喻戶曉。阿爾諾就是這些奢侈品公司的大老板,溫文爾雅的他被對手喻為“一匹穿著開司米的狼”。在福布斯雜志2012年全球富豪排行榜上名列第四,資產達410億美元。
1月11日,阿爾諾申請比利時國籍被正式拒絕。消息傳來,再度激起了公眾對他的好奇心。一個在法國起家的頂級富豪,放著好好的法國人不做,為何要入籍比利時?
“好想法就要付諸實踐” 賣豪宅悟出人生法則
事實上,阿爾諾進入奢侈品界有些鬼使神差。
1949年3月5日,阿爾諾出生于法國北部城市魯貝,家族原本做的是建筑生意,他在大學讀的也是工科專業。1971年,阿爾諾從巴黎綜合理工大學畢業,進入父親的公司。
1976年,眼光獨到的阿爾諾勸父親將業務重心轉移到房地產領域,大手筆建設了一個專業的度假村,并花費400萬法郎整頓公司的工程處。現在看來,這次調整效果不錯,因為第二年,阿爾諾就被任命為公司的首席執行官,1979年他接班父親,成為公司董事長。
1981年,由于政府實施的經濟政策與阿爾諾家族的保守理念不符,阿爾諾帶領全家移居美國,并在佛羅里達州建立了分公司,專攻公寓建設。阿爾諾在那里做得有聲有色,斥巨資在紐約郊區買了一幢充滿地中海風格的豪宅。三年后,隨著法國政府轉而實施更為保守的經濟政策,阿爾諾決定回到法國。
臨行前,他忍痛賣掉豪宅。而買賣之間卻讓34歲的阿爾諾悟出一條人生法則:“有些事情需要做的時候就要去做。法國人有很多好想法,卻很少將它們付諸實踐。”
“不知道總統,但知道迪奧” 的哥戲言驚醒夢中人
重回法國后,阿爾諾就在家族的鼎力支持下,傾其所有成功收購了比家族企業規模大一倍的法國紡織品集團布薩克。當時布薩克已經瀕臨破產,阿爾諾抵押了家族企業,自掏腰包1500萬美元,加上投資公司的8000萬美元,又接受了法國政府保留該集團1.6萬個工作崗位的條件,得到了20億法郎補貼。
醉翁之意不在酒,阿爾諾之所以愿意接手這個燙手山芋,是因為布薩克集團旗下有以著名時裝設計師克里斯汀·迪奧(當時已作古)命名的時裝公司。
阿爾諾后來坦言,他原本對時尚一竅不通,是紐約出租車司機的一句調侃點醒了他:“你是法國人,我不知道你們總統是誰,但我知道迪奧是法國的名牌。”
阿爾諾有法國人的藝術氣質,又學得美國式生意思維,深信“逢低買進、經營品牌”的他開始大刀闊斧改革布薩克。
布薩克除了迪奧,還有百貨公司和零售店,甚至還有尿片品牌。阿爾諾接管后,出售了集團的大部分資產,集中精力打造迪奧公司,并在兩年內使迪奧起死回生。阿爾諾由此一炮打響,被稱為“能令品牌復活的魔法師”。
{page_break}
18億抄底24%股份 入主LVMH展開奪權戰
迪奧的盈利,使阿爾諾有了繼續在奢侈品行業擴張的實力。1989年,法國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股價大跌。阿爾諾看準機會,僅以18億美元的價格便購得該集團24%的股份,一舉成為這個擁有50多個世界名牌的奢侈品集團的最大股東。他同時擁有了對該集團旗下路易威登、軒尼詩、紀梵希等著名品牌的主導權。
但從入主LVMH的第一天起,阿爾諾便與路易威登前總經理亨利·拉卡米耶展開了殘酷的權力爭奪戰。拉卡米耶有很深的道行,他是路易威登家族的女婿,曾在短短10年間使路易威登的年銷售額從原來的2000萬美元上升到了25億美元。但阿爾諾更是深藏不露的老江湖,他憑借卓越的經營策略,不惜大批裁員,節約成本,在一年后取得決定性勝利,成為LVMH集團路易威登首席運營官。
此后,在阿爾諾的帶領下,LVMH集團僅用12年就成長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帝國之一。2000年,LVMH集團的市值已經達到了阿爾諾剛接手時的五倍,銷售額和利潤也實現了500%的增長。
“從不槍斃新的創意” 起用新人橫掃時尚界
不得不說,在全球知名的CEO中,阿爾諾是獨特的。他的獨特之處在于能把創意與理財完美地融合。他認為,在成功的企業文化中,創意和商務必須相互制衡,因此他一面盡最大可能讓自己手下的藝術家們去開展創新,一面又不遺余力地堅持在生產、宣傳和銷售公司產品時遵循經濟法則。
這在阿爾諾挑選設計師的眼光上可以看出。在一向以自我驕傲聞名的法國,阿爾諾敢于把迪奧和紀梵希這樣的國寶級老品牌交給英國頑童約翰·加里亞諾、鬼才亞歷山大·馬克奎恩,并把幾乎沒落的路易威登交給美國少年馬克·雅各布斯。雖然在馬克為路易威登設計的第一個成衣系列中,只有一個箱包上場,但阿爾諾依然第一個沖向后臺向他祝賀。馬克說:“阿爾諾給我們最大的自由去設計,幾乎從不槍斃新的創意。”
正是通過這種獨特的經營手段,LVMH集團旗下品牌引來眾多擁躉,而阿爾諾的身家也水漲船高,據《福布斯》2012年最新富豪榜,現年63歲的阿爾諾擁有約410億美元資產,名列全球富豪排行榜第四、歐洲富豪排行榜第一。(據《新聞晚報》、《新京報》、央視、中新社報道)
申請換籍 只為逃避法國重稅
在法國赤字和債務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法國開始對年收入超100萬歐元的富人開征75%的邊際稅,引發了法國富人“逃難熱潮”。去年9月,首富阿爾諾傳出申請比利時國籍的消息,引得一片嘩然。1月11日,因阿爾諾無法證明自己在比利時居住滿3年,他的入籍申請被比利時檢察院拒絕。
{page_break}
治商之道 生猛收購 松散管理
如今,63歲的阿爾諾依然風度翩翩、溫文爾雅,還被《財富》雜志評為生意場上最會著裝的人。生性沉穩的他有些寡言,在媒體面前也很低調,但是他的膽識和謀略卻令人無法不佩服。一些企業家將其看作是歐洲最可怕的“企業狙擊手”,而老對手Gucci方面更是將其稱作“一匹穿著開司米的狼”。
根據咨詢公司Alacrastore的數據,從1987年至今,LVMH進行了62筆收購,此外還持股74家公司。可以說,除了Gucci,阿爾諾幾乎沒有失手過。他本想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利益,結果遭到法國巴黎春天集團不惜血本的拼死較量而敗下陣來。
雖然對并購有濃厚的興趣,但阿爾諾并不熱衷于集權,他傾向于把LVMH打造成合眾國,而不是共和國。分布于全球的50多家子公司基本保持自治狀態,原公司老板仍可在自己的領地享有巨大的影響力。
因此,也有財經雜志將阿爾諾的治商之道總結為精辟的八個字:生猛收購、松散管理。至于他能牢牢地保有自己在松散管理模式中的核心地位,則出于他的精明手法:在并購或控股過程中,LVMH一貫以現金支付,鮮以股票充抵。這樣做的好處是既不會稀釋LVMH的股份,又能使被控公司老總臣服于自己的資本優勢。
此外,當很多商品都熱衷于擴大銷量時,阿爾諾卻要求巴黎的LV專賣店限制顧客購買量,因為奢侈品就是奇貨可居的東西——他永遠知道如何刺激人們對擁有奢侈品的欲望。
事業傳承 長女將成接班人
阿爾諾有過兩段婚姻,共有五個孩子。現任妻子伊蓮娜·梅希埃來自加拿大魁北克省,是一名鋼琴家,兩人育有三個孩子。
德爾斐娜(如圖)是阿爾諾的長女,也是他刻意栽培的繼承人。今年37歲的德爾斐娜繼承了父親的商業頭腦,在加入LVMH之前她曾在麥肯錫公司擔任國際管理顧問。加入LVMH集團后,她擔任部門領導。2001年,德爾斐娜負責開發推廣迪奧香水的新品種,成功地為自己在集團領導層贏得了聲望。29歲時,德爾斐娜被任命為董事會成員,是唯一的女成員。她除了負責開發迪奧的手提包系列外,還擔任西班牙皮件品牌Loewe的高層管理人員,她也喜歡大膽采用年輕、有突破性創意的設計師。
阿爾諾對德爾斐娜的喜愛可以從他為人低調卻隆重嫁女一事中略見一斑。2005年,德爾斐娜與意大利工業家族之子瓦拉里諾·岡西亞結婚。德爾斐娜的婚紗由迪奧的能工巧匠們歷時1300小時定制而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