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福鞋迷住了當代男人的心
相較于女性為了取悅他人不惜“削足適履”的悲壯,男性在“穿鞋”這件事上就平和得多。但是,沒有出現過九寸高跟男鞋并不表明男性對于鞋就沒有自己的追求。
樂福鞋(loafer),這種整塊皮革向上包覆,并利用縫線與鞋面相連的休閑便鞋,雖然已有整整100年的歷史,至今依然被男人垂青。
它有廣泛的名人效應
也許沒有誰能比古琦(Gucci)更有資格宣稱樂福鞋正在回歸時尚舞臺。據古琦創意總監弗里達· 賈娜妮(Frida Giannini)介紹,“馬銜樂福鞋是古琦檔案里最具有標志性的單品之一。” 早在1979年,著名影星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就曾穿著這款樂福鞋搭配短襪,出現在電影《克萊默夫婦》(Kramer vs. Kramer)中;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上流社會青年指南》(The Official Sloane Ranger Handbook)的作者Peter York與他的同伴Ann Barr將古琦樂福鞋認作為進入上流社會最基本的身份標簽。到了1989年,作家Colin McDowell在自己的著作《鞋的時尚與幻想》(Shoes: Fashion and Fantasy)中描述樂福鞋是20世紀最為著名的身份象征。而在美國,樂福鞋的經典品牌Bass Weejuns,因被總統肯尼迪穿著而聞名于世。這些曝光率極高的名人效應使男人們相信,樂福鞋與彰顯個人身份之間擁有著極為緊密的關系。
它代表一種生活態度
穿著樂福鞋可以打造出都會男人的摩登風格,他們及時行樂,天生愛時髦,喜歡輕松隨意的享樂。這種鞋從復活節直到十月都可以穿著,并且不用搭配短襪,英國品牌The Duffer of St. George的創始人及主席Eddie Prendergast將這種特性稱之為“隨意的,常春藤學院派的風格”。更為重要的是,“這種男鞋簡單卻一切恰到好處”,這是新興男鞋品牌Fin‘s的掌門人Alexandra Finlay的評語。她對鞋的要求是“不要太尖、太方,或鞋面過長”。這名女設計師希望自己品牌的鞋子不要超過200英鎊,這樣顧客就可以買好幾雙她的樂福鞋,把它們像拖鞋那樣穿。美國時尚設計師Mark McNairy為Bass Weejuns設計的樂福鞋用流蘇、白色麂皮或鱷魚皮裝飾與制作,在風格上顯得更為優雅。英國公司Oliver Sweeney與Harrys of London受到了啟發,也在自己的貨品中加入了這種設計元素。從Harrys創意總監Kevin Martel看來,“這并不是美國風格,而是歐陸風格,是一種輕松、開朗的藍色海岸風格。”是全美系也好,是歐陸風也罷,樂福鞋所代表的人群,也許是居住在東倫敦新興藝術區的Loft男人,或者是崇尚低調華麗的都會男士,樂福鞋所給予他們的精致與瀟灑,正是他們所追求的獨屬于自己的個性與品位。
它有百年傳承的經典品質
品質意味著耐用、舒適與簡便。也許在時尚的慫恿下,人們會去購買那些讓自己后悔莫及的鞋款,但“經典”的傳承與普及全因內心深處對于品質的追求。在氣候溫暖或是需要特殊禮儀的國家,穿鞋脫鞋成為日常生活中重復多次的行為,這時,一雙有品質的鞋就變得十分重要。
在“品質”之中最為重要的因素是選料與制作。科爾多瓦馬皮(shell cordovan)被公認為難得的制鞋皮革原料。在美國與英國,各有一個使用這種皮革手工制作經典款樂福鞋的品牌,它們分別為Alden和Browns。Alden的銷售部副總裁Robert Clark說,“真正的科爾多瓦革極其耐磨,并且擁有隨著時間推移不斷改善的深沉、豐厚的光澤,它同時可以適應不同穿鞋者的腳型,給予其長久的固定質量。”而Browns品牌的男裝買手Ivan Donovan則稱,“科爾多瓦皮革制作出的鞋是被那些真正了解自己并去尋找的人所購買的。”
時尚鼓勵女人注重鞋的外觀與數量,卻讓男人多重視鞋的內涵,似乎從未聽說有哪一個男人的鞋子會比一個女人更多。因此,如果聞香可以識女人,那么看鞋也許可以識男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