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用隨買”的策略不會改變 棉花移庫降溫
據調查,因近日鄭期主力合約跌破15000元/噸、14800元/噸;內地紡織企業和貿易商采購人員陸續返程,現貨市場詢價和采購降溫;再加上疆內外棉花的差價從200-300元/噸拉大到300-400元/噸,一些軋花廠、外商和經營商向內地移庫的熱情有所升溫,一方面12月中旬以來新棉公路運輸壓力有較為明顯的緩解,出疆車輛增多,汽運費也有小幅度下滑;另一方面貿易商向內地鄭期交割庫發運,可生成倉單交割也可現貨出售,靈活性顯然要強于疆內。
較12月上旬下調300-400元/噸;而內地市場“雙28”南疆阿克蘇、喀什等產地手采棉倉庫毛重提貨價約15600-15800元/噸,“雙29”手采毛重成交價低于16000元/噸。新疆棉報價高于地產棉500元/噸左右,內地紡織企業接受的意愿下滑,出庫減緩。
首先,2016年度新疆長度、斷裂比強度達到29及以上且纖維長度28mm以上的批次占比并不高,通常“顧此失彼”,除“雙29A/B”“雙30A/B”外,其它品級品質的棉花可紡性與地產棉相比優勢不明顯;其次,內地軋花廠、貿易商皮棉銷售賒欠貨款、部分賒欠貨款或1-3個月帳期、承兌支付等現象比較普遍,而新疆棉企、中間商銷售則幾乎100%要求現款現貨;再次,40S及以上高支高配紗、精梳紗訂單疲弱,長絨棉都是按單采購。32S及以下低支紗配棉以地產棉、儲備棉及低品質新疆棉為主,并不需要“雙28/雙29/雙30”皮棉。
從調查來看,受國內棉花現貨價格整體下調200-300元/噸、12月份以來國內坯布印染費整體大漲0.50-0.60元/米及港口低于國產紗600-800元/噸印巴紗庫存持續較大幅度增長的影響,近日國產棉紗報價、成交價均呈現疲軟下滑,高支紗、精梳紗回調幅度普遍在300-500元/噸,低支環錠紡、OE紗的調整略小,約200-300元/噸;棉花、滌化短纖、粘膠短纖等成本高位上漲,而棉紗、滌棉紗價格則觸頂回落,紡織廠、中間商的經營空間受到擠壓。
河南南陽某紡織企業表示,公司棉花等原料庫存雖不足一個月,但由于春節前現金流緊張不再計劃采購,同時加大庫存棉紗、坯布等甩貨力度,抓緊回收貨款及去庫存,畢竟3月6日開始儲備棉就將大量輪出、2016/17年度美棉、印度棉、非洲棉也將抵港,再加上地產棉,因此市場并不會缺棉花,沒必要提前鎖定新疆棉花資源,“隨用隨買”的策略不會改變。
想要了解更多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報道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