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去庫存是宏觀調控主基調
受當前宏觀經濟疲軟的影響,國內棉花供大于求現象仍然繼續存在。據中國棉花協會統計,2015年度我國棉花期初庫存為1356.8萬噸,產量為515萬噸,進口145.6萬噸,消費670萬噸,期末庫存1347.4萬噸。據了解,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目前棉花價格一直處在下跌趨勢,棉花價格維持12000元/噸左右。
“從棉花銷售進度來說,整個市場不景氣,進度非常緩慢。”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棉麻局副局長、中國棉花協會秘書長王建紅介紹,由于紡織需求不景氣,棉花庫存比較大,再加上國儲棉即將輪出,棉花價格一直處在下跌狀況,企業銷售非常緩慢。尤其是新疆棉花的銷售進度不太樂觀,庫存量比較大。
銀河期貨紡織事業部總經理張洪洲指出,目前結合今年新花質量來看,國儲棉的質量要好于新花,今年新花多數長度是28mm,國庫多為29mm以上的,這樣市場的棉花就會供給32支以下紡織廠,就會起到激活低端紡紗企業的作用。
“我個人認為,儲備棉輪出后現貨的價格還是偏弱的,并且會逐漸滿足低端、低支紗、小規模紡織廠的需求。”張洪洲說。
對于國儲棉輪出,王建紅認為,目前國儲棉輪出,除了新棉上市期間不投放以外,其他的時候都要安排投放,要通過國內棉花的現貨價格和國際價格進行聯動,實行浮動的輪出價格。
中國棉花協會會長戴公興表示,目前棉花品質在一些關鍵性指標上與國外高價進口棉存在明顯差距,迫使一些紡織企業只能選擇國外高價棉花進口。
好的纖維才能做出好的產品,美棉保證向業界提供高質量的棉花。、美棉無法控制中國棉花政策,未來政策怎么變化也未知,但美棉依靠全球網絡,有著靈活的供應鏈體系,無論未來如何變化,美棉出口將繼續向好。
當前國家棉花儲備庫存大大超過正常合理水平,去庫存將成為今后幾年國家棉花宏觀調控的主基調。同時,我國棉花生產成本大幅度高于國際平均水平,通過推廣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生產,努力降低棉花生產成本,是我國棉花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