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棉副價格整體成交尚好
據國家棉花監測系統大荔監測站調查了解到,近期由于陜西渭南棉副產品加工單位已基本停止生產,市場上貨源較少,僅部分有庫存的企業上調產品報價,整體成交尚好。
棉籽油報價4800元/噸,持平;棉粕報價2600元/噸,基本穩定;棉籽殼報價2000元/噸,價格穩中有降;輕彈棉成交價4700元/噸(毛重),上漲100元/噸。
毛棉籽成交價2120元/噸、光棉籽成交價2400元/噸,均與12月20日保持穩定,基本無庫存;一道棉短絨報價4400元/噸、二道報價3600元/噸、統絨報價2500元/噸,分別上漲200元/噸、300元/噸、100元/噸。
相關鏈接:
盡管原油供需無實質改善,價格也未降到產能出清價格,但盤面35美元/桶的低位已經低于長期成本40元/桶,低位價格不能長期存在,原油市場布局機會正在顯現。上周三,在美國能源署公布庫存下降550萬桶后油價反彈4%,估計也是基于此。
洛化和海倫石化的裝置先后啟動,目前PTA行業產能基數為4664萬噸,行業開工率為66.75%。去掉長期停產產能1270萬噸的話,PTA行業實際開工率已升至93.6%。不過,12月底,BP110萬噸裝置有檢修計劃;明年1月初,逸盛220萬噸裝置也有檢修計劃。新的檢修周期來臨,供應有望再次收縮。
近期,滌綸長絲價格持續走低,工廠虧損幅度加大。截至12月25日,聚酯企業生產滌綸長絲POY、DTY和FDY分別虧損490元/噸、490元/噸和340元/噸。在此背景下,聚酯企業開工率降至75%,江浙織機開工率更是降至56%,遠低于去年同期的73%。
價格、利潤和開工率下降折射的是訂單“東南飛”的現狀。近年,由于我國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大幅上行,勞動密集型產業失去了競爭力,迫使產業向東南亞轉移。產業轉移是長期的過程,我國紡織企業的生存狀態可用一個“熬”字來形容。
外需方面,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繼續下降。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紡織品出口86.58億美元,1—11月累計出口997.21億美元,累計出口額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服裝出口133.14億美元,1—11月累計出口1572.25億美元,累計出口額同比下降7.7個百分點。內需方面,鑒于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消費疲弱,服裝企業、門店出現倒閉潮,員工提前回家過年。紡織品、服裝行業整體壓力較大,需要通過結構調整、創新驅動來尋找新的發展空間。
終端消費乏力壓制PTA市場,盤面價格依然圍繞成本運行。而由于長期成本的存在,油價不能長期運行在低位區域,原油長期投資價值顯現,PTA價值投資機會也隨之顯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