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報價不咋地 業績一直深陷疲軟
一些地方軋花廠反映,截至12月下旬,阿克蘇、喀什地區籽棉收購已經結束,只有幾家棉花加工企業因車間加工尚未結束仍在零零散散的收購,但棉農、棉花經紀人交售量已寥寥無幾,預計12月底南疆將有90%以上的棉企加工完成并實現90%以上入疆內監管倉庫。
據統計,截至12月23日,新疆皮棉入庫315萬噸,公檢307.36萬噸,近一周日均加工量降至1.12萬噸,同比減少63%。
江蘇常州某棉企表示,目前江蘇、安徽、河南市場南疆“雙28”手摘棉的成交價格在13000-13100元/噸,“雙29”略高50-100元/噸,賣方“高報價,低成交”的情況減少,兵團手摘棉報價因大幅高于地方企業而走貨遲緩。
一方面部分紡企計劃1月下旬前放假,當前主要精力在紗布“去庫存,收貨款”,原料以隨用隨買為主,主要從內地庫一批、兩批提貨;另一方面國內棉紗價格再次下跌,部分紡企中高支紗降幅300-500元/噸,紡企產銷壓力陡增。
疆內部分棉花企業反映,12月20日以來疆內、內地倉庫新疆棉報價仍呈疲軟陰跌的態勢,雖然兵團棉花報價未做調整,一些大中型加工企業受成本、新疆棉大幅減產和2015/16年高等級高品質棉花供應趨緊的判斷而挺價意愿較強,但在一邊倒的“買方市場”下,話語權掌握在棉紡織廠、棉花經營商手中。
相關鏈接:
種植成本支撐令棉花市場基本在底部,但國儲庫存威脅及需求制動力尚不足的情況下,令棉價上行仍顯力不從心,現在是漲跌兩難的局面,再加上成交、持倉的萎靡狀態來看,一定階段內市場恐仍難有趨勢性的表現。
1、2015/16 年度,主產國棉花(11425, 35.00, 0.31%)播種面積繼續減少,供應繼續下滑,而需求則延續回暖態勢,產量開始小于需求,去庫存模式正式開啟。但就棉市歷史性規律而言,去庫存初期,棉價整體仍弱勢可能大。然而進入到 2016/17 新年度之后,在縮種慣性演化及需求逐步回暖中將迎來向好動能,不過中國的高庫存仍是棉花市場的潛在威脅,回暖的步伐仍受到制約,以底部震蕩向好呈現的可能更大。
2、主產國去庫存節奏差異影響筑底步伐。除中國外,其他國家在 2012 年便開始去庫存之旅,其他主產國供需目前階段也屬于供需兩弱的相對平衡狀態。而中國國儲庫存巨大,且受到國際棉花市場通過進口傳導的壓力,內外棉表現上來看內強外弱一定階段內仍延續,在這種態勢中完成內外棉價差的對接,之后國棉開始快速去庫存,后方能制動上漲,在變相進口的口子被封死前棉花上漲仍受約束。
3、從國內情況來看,年度供需緊平衡,國儲潛在壓力大,如果年度供需趨緊能出現階段上漲機會的話,也終被拋儲截斷;2015 年棉花質量仍有問題,好花量少,這或對市場能有階段的刺激走升,但期現不同等級品升水的不同,以及差花及國儲庫存仍偏高的影響下導致一旦期現價差稍有走升,期貨交割意向便很強,進而整體制約期市走高空間。
4、從資金面來看,內盤流動性不足,外盤做多情緒升溫。從成交、持倉來看,全年大部分時間持倉量維持在 40-50 萬手左右,成交量在 10-30 萬手低位徘徊,說明資金對該品種興趣不大。進入 2015 年后美棉非商業持倉呈現凈多,且年底有走升趨勢,棉花做多情緒可能漸漸由外向內傳導,可以期待階段性的走升,但幅度可能仍受基本面制約。
現如今的棉花及棉紡產業如珍瓏棋局,自殺一片方能節后重生,表現在市場上則是不破難立,上半年可能整體仍在進口及國儲的壓力下筑底蓄勢,而下半年則在年度供需趨緊的主導下存在磐涅的機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