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質檢問題及現狀分析
質檢工作是政府賦予纖檢局的重要職能,涉及企業的利益、老百姓的重托,關系到國計民生,因此,不可掉以輕心。可是,近年來,質量投訴不斷、安全事故頻發,一定程度上說明纖檢工作有待進一步改進。下面就簡單分析紡織品質檢方面的問題及現狀簡單分析分析。
標準化工作
1.標準的制修訂滯后于市場,導致問題產品無依據判定。市場上的產品日新月異,標準應起到領航和監控的作用。可是常常接到一些產品質量問題的投訴,要么產品標準不考核,要么未制定考核標準,致使無依據判定,消費者很不滿意,還抱怨質監局沒用。如:近年來,涂層面料服裝以它顏色亮麗、洗滌方便及手感舒服(部分產品)等優點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可是國家沒有相應標準考核,企業標準信息又不暢通,致使出現的一些質量問題無法解決。
2.標準的要求太低,導致市場的準入門檻低,不能滿足消費者要求。由于“產品質量法”限制不合格產品出廠,這樣,一些“聰明”的生產者或銷售者為了求“保險”采取就低原則標注,使得市場上很少看到優等產品。從西安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的各類服裝、床品等紡織品市場監督抽查實際情況看,在2007年至2010年期間,共計抽查1458批,抽樣涵蓋西安市各大、中型及少數小型商店,其中標稱優等品8批,占抽查總量的0.5%;一等品1074批,占抽查總量的73.7%;合格品360批,占抽查總量的24.7%;未標等級16批,占1.1%。很明顯,標稱一等品和合格品的產品約占98.4%,而標準允許這些等級的產品有一些缺陷,這就給一些“不健全”的產品開了綠燈,留下了質量隱患??梢姡袌錾辖^大多數產品都帶著允許的一些瑕疵展現在購買者的眼前,而各項指標要求較高的優等品卻少得可憐,猶如虛設一般。夸張一點說,老百姓有錢卻買不到好東西,也常聽到很多經銷商和消費者抱怨,現在的服裝價格太高了、質量卻太差了,實際上大多是低等級產品惹的禍。因此,認為標準要求太低一定程度上成了劣質產品的保護傘。
3.對標準缺乏有效宣貫,企業無標生產現象普遍,商場把關走過場居多,一些質量重要項目缺乏有效監督。在業務接待中發現,一些委托人不知道自己產品的執行標準及產品質量等級,往往經我們介紹后,認為哪個等級好聽或好過關就填寫哪級,而且一些生產者和供貨商一般把個別項目的送樣委托檢驗報告對外當作整批產品檢驗結果用,商場一般要求只要有個合格報告就行,不太注重或不懂其他方面的質量控制;另外,由于一些執法檢查主要針對國家強制性標準(安全、衛生方面)要求的項目而展開工作,所以,大部分生產者和經銷商也都就在這些方面進行報檢,而忽略了其他影響使用性的質量指標的控制,往往出現消費者投訴這方面的質量問題,廠家卻提供那方面的質檢報告。因此我個人認為,我們質檢部門在引導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方面做得還不夠完善,對標準的重要性及考核內容宣貫得還不夠徹底,致使企業在質量控制上不能完全做到有的放矢。
產品質量監督工作
1.監督抽查后處理不完善,不合格產品整改后的復查工作開展得少。每次上級質檢部門組織的監督抽查結果都有一些不合格產品,按“產品質量法”規定,整改后都應該進行復檢,可是,查某紡織品質檢單位近三年業務接待登記表,未發現一起這樣的委托。那么是否經監督抽查后的產品都合格了?我未做調查沒有發言權,但是,從2011年1月至11月接到西安市某著名大型商場送來的103起(一小部分屬于消費者意外造成)投訴看,情況不容樂觀,一定程度上說明,那些不合格產品還是不能讓人放心,或者說屢次不過關的一些質量問題還未引起生產者和經銷者的重視,問題產品依然存在,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我們的監督工作在走過場,對企業和老百姓都沒負起應有的責任。
2.部分地區對企業的定期檢驗工作還處于癱瘓狀態,致使企業缺乏來自標準化部門的支持和指導,控制產品質量顯得有些盲目。在業務接待中發現,企業報檢項目絕大多數是執法常查的項目,有的直接就告訴我們“隨便出個合格報告就行”,有相當一部分是對成品的個別項目進行檢驗,而不是在投產時就進行把關,因此,一定程度上說他們報檢完全是為應付一些形式上的檢查,這樣的態度怎么能保證產品質量呢!由于種種原因,我們對企業進行定期檢查未能順利開展,因此,在標準和技術上缺乏有效交流溝通,既不利于企業提高產品質量,也不利于標準的制修訂,更不利于提高我們的質檢水平。
對企業和消費者缺乏有效的咨詢服務
例如:GB.5296.4—1998《消費品使用說明紡織品和服裝使用說明》標準,主要涉及10個方面的內容,從該標準實施至今已過去十幾年了,可是,從檢驗情況看,仍有相當一部分產品標識不合格。如:對代理商的標注總是不規范、洗滌說明總是趨于形式、對使用注意事項總是漏標等,對于這些不算難的問題,要么生產者沒標注對,要么經銷商為“討好”顧客夸大介紹,有意隱瞞一些事實,導致消費者誤操作(有些標注不合理)產生了質量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講,這說明我們對企業的標準宣貫不夠,致使其對標準的實質內涵缺乏準確理解;對消費者的一些專業知識普及不夠,致使其對一些產品的客觀性認識不足。因此,質量問題就像割韭菜一樣,一茬接一茬,總也斷不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