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魯豫棉紗、滌棉紗表現平淡
近期,冀魯豫地區許多單織廠反饋:坯布庫存有所增加,出貨速度緩慢,發貨要賬期的較多,為控制庫存數量,只能訂單生產或縮小開臺控制產量。由此而知,紡企的日子更加難過,本地區的棉紗和滌棉紗都沒有突出表現,基本維持在老客戶拿貨的狀態。
面對如此嚴峻的局面,部分紡企克服種種困難,為改變這種被動局面,加大同行間的競爭力,在積極的尋求新思路,與客戶共同開發推廣新產品,特別是新型差異化纖維的混紡品種,力求以此確保本企業生存和發展。
目前新花陸續上市,高等級棉花稀缺,大多數棉花存在質量較往年下降,導致出現優質棉量少價高,普通低質棉量大價格難以支撐,等級價差已在拉大的局面。
并且整體下游的紡織市場的需求在降低,整體行情下行,多數中小廠商駐足于生死邊緣,資金嚴重緊缺,已無力支持棉花市場了;原因種種導致各方的采購熱情不高。原料市場的價格行情變化是下游紗廠、布廠的風向標,原料市場的萎靡必定意味著下游的不景氣。
相關鏈接:
10月29日,湖北黃岡地區籽棉主流收購價2.70-2.90元/斤(衣分37-38%,水分14%),較昨日基本持平,日收購10萬斤。企業負責人于總說,10月下旬以來,收購進度有明顯加快,籽棉質量也有一定提升。
29日,長江流域現貨行情繼續走弱,其中江蘇鹽城、大豐等地3128級現貨報價12500-12600元/噸,較昨日持平。眼下,正式開工企業并不多,手中庫存更是少之又少。“只能隨產隨銷,主要銷售給一些中小紡企。”鹽城某企業負責人說。
“走貨非常緩慢,10天僅成交60噸。”當日,鹽城某軋花廠負責人說,10月下旬以來,江蘇、浙江、湖北等地多數紡企派出采購人員赴新疆采購,近期陸續成交,但對地產棉普遍態度冷淡。一些軋花廠為銷售,將棉花運抵紡企,但“貨到地頭死”,要么賤賣虧損,要么白跑一趟。
據了解,湖北武漢、荊州等地籽棉收購價格大多在2.60-3.00元/斤,較9月中旬初開秤時略降0.10元/斤,企業日收購量維持在5-10萬斤。“湖北棉花質優、價低,在長江流域占有重要地位。“荊州某軋花廠老板說,產量在江蘇、湖南、江西、安徽等幾省中拔頭籌,但是預計今年之后湖北棉花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小。
安徽安慶、池州籽棉到廠價在2.85-3.10元/斤(衣分40%,回潮率12%),較昨日持平,企業日收購量在3-5萬斤。安慶、池州是安徽省重要棉區,如今棉業也處于風雨飄搖之中。一位市場人士說,今年長江流域棉業凋零情況,在全國最嚴重。
市場預計,至11月上旬,長江流域籽棉采摘就會全部結束,屆時棉籽籽棉交售或達一個小高峰,但受下游低迷影響,籽棉價格或會繼續下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