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又到了物流闖關的戰備狀態
記者從雙11備戰大會上獲悉,今年雙11期間單日包裹峰值有望達到1.4億個,參與整個物流配送的人員規模,也將達到170萬人。經歷了前兩年“痛并快樂著”的爆倉瘋狂之后,雙11備戰呈現人海戰術與技術預測相互滲透的局面。一直被詬病落后京東的阿里,也首次聯合第三方推出“承諾達”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快遞公司在每年雙11增擴運力已成為常態,依托電商紅利快速崛起的“通達系”,在電商放緩情況下,如何尋找新增長動力?
這場“人海大戰”背后,則是從雙11啟幕,一直綿延到明年春節的整個快遞行業旺季,其中雙11更可謂電商行業最大規模的商品遷徙運動。
“其實每年忙完雙11,就是下一年雙11的開始。”10月23日,記者走訪中通速遞,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每年都會對物流資源和人力擴張,甚至按峰值配備,但實際上到下一年,又面臨新一輪增長壓力。
該負責人以上海轉運中心為例,目前日均快件操作量已經達到去年雙11時期水平。
新一輪擴張則早已完成,據了解,今年雙11備戰,在包括“收、轉、運、派、簽”整個鏈條上,中通都進行了改造和擴張。以臨時招募人員為例,攬收15000人,分揀5000人、派送人員16000人以上,其中人員增派,是按照每人100單/天的工作量為基準。
除了中通之外,包括圓通、申通等快遞公司,早至9月份就已經開始部署雙11之后的旺季快遞準備工作,涉及中轉、干支線、車輛、投遞人員等多個鏈條的調配、增發等。這些公司的人員規模都在20多萬以上,服務網點也在1萬多個,除了城市地區擴張外,向下、向海外的擴張也都在推進之中。
從2009年開始,電商逐漸暖熱物流行業,尤其是催生了快遞行業快速增長,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每年包裹量不斷攀升。2010年僅為1000萬件,2011年翻倍達2200余萬件,到了2012年,包裹量翻了逾三倍達7800余萬件,彼時,也是爆倉問題開始迸發的時候。2013年開始,雙11產生包裹量進入億件時代,當年雙11期間達1.8億件,2014年則達到5.86億件。
根據菜鳥網絡預測,2015年雙11期間快遞包裹同比增長將超過30%,11月11日當天將達到1.4億件左右。“雙11包裹洪峰量不能超過1.2億,不然就可能會出現爆倉。”該公司人士表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