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短市場大盤氣氛略弱 廠家報價多穩
隔夜油價續跌,今聚酯大盤氣氛略弱,滌短廠家報價多穩,江浙1.4D直紡滌短市場主流報7000-7100元/噸出廠,實際成交可商談.今福建滌短市場報價平穩,1.4D直紡滌短市場主流報6800-6900元/噸短送,早間PTA期貨震蕩偏弱,下游詢盤采購整體清淡。
滌短后期行情變動或更多依賴于油價及PTA等上游情況,需予以關注。
山東、河北市場滌短報價平穩,1.4直紡滌短主流報7100-7250元/噸送到,實際成交可商談,下游紗廠銷售稀疏,原料采購剛需.盛澤市場純滌紗價格疲軟,部分規格下滑,32S主流報價11200元/噸上下,45s主流報價12200元/噸附近。
相關鏈接:
山東、張家港等地的部分織布廠、中間商表示對近期巴基斯坦棉紗的詢價、關注有所下降,一方面是受巴基斯坦國內棉花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棉紗FOB、CIF報價紛紛上調,一些合同因巴紗價格“無理由”上調或不給按合同裝船交貨而面臨難以執行;另一方面巴基斯坦紗廠在設備、工藝、工人熟練程度等等方面逐漸被越南、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紡企趕上并超越,棉紗各項指標也落后于這些東南亞國家,主要是巴基斯坦紗廠配棉以印度棉、巴基斯坦棉和中亞棉(主要是烏棉)等為主,對高等級機采美棉、澳棉、巴西棉等鮮有采購,棉紗大多無法承諾“包漂白、包染色、包上機”,并且無論布廠、貿易商還是其它涉棉企業進口棉紗幾乎都是信用證支付,但巴基斯坦紗廠一般規模較小(5000-10000錠居多),除了一些棉紗出口商能接收五大國有銀行信用證外,其它商業銀行信用證都拒絕接收,嚴重制約了買賣雙方交易。
從目前各貿易商棉紗FOB、CIF報價來看,10月份以來進口紗價格波動不大,幅度在200元/噸左右,呈現“先高后低”走勢,一方面ICE期貨主力合約在9月上中旬呈“八”字形,在9月11日上行至64.20高點后掉頭下滑,低點一度逼近62美分/磅(62.05),但重心仍在63美分/磅強支撐位附近,10月上中旬主力合約一直在60-63美分/磅廂體內反復振蕩;另一方面進入9月中下旬,內外銷市場先后迎來一輪需求、消費的小高潮,訂單有所增長,C32S及以下低支紗的采購回升,但港口紗線庫存上升和國內中小紗廠的大量停機導致反彈成“曇花一現”;另外隨著國產棉上市腳步加快,棉花現貨價格從14200-14500元/噸下跌至13200-13500元/噸,國產棉紗售價的調整幅度雖然低于棉花,單位利潤較7、8月份回升,但需求和成交量的下滑令棉紡織廠更加擔憂,外紗雖然在價格、單次交貨上的優勢仍較為明顯,但消費下滑使內外紗價止跌企穩的底氣不足。
10月11-12日,廣州、上海、寧波等地印巴C21針織紗的報價分別為17200-17500元/噸,低配僅16500元/噸,C32S針織紗19200-19600元/噸,低配約18600元/噸,與同支數國產紗報價相差800-1000元/噸,10月12日某進口商C21、C32、JC32S印度紗CIF報價分別為2.15美元/公斤、2.45美元/公斤、2.74美元/公斤,越南幾家大廠因配棉主要采用C/A、EMOT美棉和SM級巴西棉、澳棉,因此JC21S、JC32S紗的報價要較印巴紗高0.10-0.20美元/公斤。一些進口商表示,預計10、11月份簽約、裝船的印度棉紗數量仍比較大,保稅量的占比將達到35%-40%,一方面因擔心印度政府實行棉花收儲政策和MSP(最低籽棉收購價)而引發印度國內棉價止跌反彈,從而紗廠上調棉紗FOB、CIF價格,一些中間商、布廠有囤積棉紗的打算;另一方面由于巴基斯坦紗廠提出禁止進口印度棉紗,印度紗廠因國內需求擴展空間非常有限,只能加大出口,減輕庫存壓力和占用資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