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2015年植棉面積下降原因
人們常說“好雨知時節”,眼下湖北過多的雨水著實讓人煩惱,給當地包括棉花在內的農作物生長帶來一定困擾。湖北某農業人士介紹,今年湖北地區雨水特別豐富,對棉花生長發育帶來了不良影響,因為棉花作為一種旱地作物,在棉苗生長期較少需要補充水分,如果雨水過多,不僅會誘發棉花立枯病,而且還會造成積溫過低,影響棉花生長發育。
湖北鐘祥某棉企的部門負責人表示,今年鐘祥幾乎每周都出現降水,雨量較去年明顯偏多。目前當地棉花全部移栽至大田,本是棉苗集中現蕾的時期,現在卻很少。過度的陰雨天氣延緩了棉花的生長發育,就目前來看棉苗生長情況不理想。由于今年棉市行情較差,棉農在種植、管理棉苗發育期不愿多花時間和物力成本,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像棉花的生長。
該部門負責人介紹,往年走進鐘祥棉花主產區,可以看見大面積連片的棉田,現在卻是稀稀疏疏的場景,從2014年開始植棉面積大幅下降。
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于3月開展的植棉意向調查顯示,2015年長江中下游棉區植棉意向面積為837.6萬畝,同比下降33.8%,其中產棉大省湖北省同比下降35.7%,降幅頗大。主要由以下原因:
1、棉市行情差,籽棉收購價低。據了解,鐘祥當地籽棉收購價在2.2-2.6元/公斤(統花),即便如此也是有價無市,當地沒有企業愿意收購加工,因為當地加工的3128級皮棉價格已降至13000元/噸以下。
2、土地流轉政策影響。國務院辦公廳于2014年11月印發了《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以湖北鐘祥為例,當地土地承包費用已上漲至1000元/畝,很多農民覺得辛苦種地也就這么多收入,因此積極流轉土地,特別是一些優渥土地資源,更是受到承包人的青睞。但是承包人礙于當前種植棉花沒有效益,于是紛紛改種玉米等其他經濟作物,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植棉面積。
3、植棉成本高、收益差。
據湖北農業廳專家反映,2014年湖北省種植棉花畝均物化成本費用464.28元,人工成本1012.26元,共1476.54元。若按當時平均2.8元/斤的收購價格、畝產籽棉450斤計算,畝均收入1260元,就算每畝補貼100多元,還是收不抵支。2015年植棉各項物化及人工費用均不同程度上漲,植棉成本只高不低。
不止湖北,其他地區的棉質面積也下降,湖北現象只是內地棉花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未來內地棉花終究要走向何方?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