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擋承壓下一些企業開始尋求新藍海
東莞鴻禧商業大廈12層的匯富集團,每年要匯集上千家中小出口企業的訂單。該公司企業發展部總監陳丹告訴記者,匯富原是一家外貿公司,根據新的貿易情勢轉身為一家外貿綜合服務公司,目前為近3000家企業服務。這家囊括生產、研發、報關、物流等綜合服務的平臺被稱為“匯富模式”。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到匯富考察時認為,這種模式值得推廣。
陳丹說,如今市場變化快、生產零庫存化,訂單分散化和小量化,綜合服務企業通過整合融資、通關、退稅、物流、保險等外貿環節,集中代辦后統一投放給中小外貿企業,成為中小微外貿企業的全流程管家。目前深圳、東莞、杭州等地均涌現出這樣的外貿服務企業。
東莞大朗毛織城一些中小加工貿易企業負責人反映,加工貿易企業也希望整合產業鏈上下游,但自身對程序不熟,又無足夠資金實力,難以負擔轉型成本,很需要匯富這樣的合作者。據深圳海關統計,2013年深圳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出口達到177億美元。
2013年國務院發布外貿“國六條”,首次在國家層面提出了“外貿綜合服務”的字眼,從而為涌現的這種新業態正名。
采訪的多位貿易專家表示,供應鏈的整合已經不再是原始的單個企業之間的交易契約關系,而是戰略聯盟的高度協同,供應鏈管理運營商與產業鏈上的其他生產、銷售、消費企業,結成伙伴型合作關系,隨著價值鏈的延伸,其獲利方式不再局限于個別產品或一個節點的獲利,而是整個價值鏈的利潤。
記者從全國商務工作會議了解到,商務部等部委還將出臺相關政策,解決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反映最多的退稅、稽查以及異地貨物屬地報關等難題。
另一火爆的業態則是跨境電子商務,這種新型的商業模式越來越受到貿易企業的重視。電子商務平臺也幫扶一些企業走出了外貿低谷。目前商務部、海關確定了六個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城市。
寧波就是試點城市之一,寧波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局長俞丹樺告訴《財經》記者,試點以來,寧波出口業務量顯著激增。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已逐漸形成一條涵蓋營銷、支付、物流和金融服務的完整產業鏈。
2013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達到3.1萬億元。商務部預測,2016年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將增至6.5萬億元。在傳統外貿年均增長不足10%的情況下,中國跨境電商卻保持著年均30%以上的增長。
記者了解,針對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存在的難以快速通關、規范結匯以及退稅問題,商務部等部委正在探索配套措施,推行監管前置、清單核放、集中報關等,給外貿新業態以最大的拓展空間。
而實現對外銷渠道的控制也是許多外貿企業拓寬進出口渠道的新模式。如今在寧波有1000家這樣的境外營銷基地。
遠大物產集團土耳其辦事處成立一年來,借助伊斯坦布爾特殊的地理優勢,2014年上半年“遠大物產”對中東和歐洲地區累計出口了2億多美元的鋼材,比上年同期增加了近3倍。像遠大物產集團一樣,一些制造企業把自主供應鏈延伸到全球各種目標市場和細分市場,增強出口商品的市場滲透力。
俞丹樺表示,設立境外營銷網絡,貼近終端市場,是寧波市外貿企業轉型升級的新選擇。為此,寧波市外經貿局和市財政局專門安排境外營銷網絡扶持專項資金,對企業單獨或合作在境外投資建立營銷機構、網絡和服務平臺給予支持。同時,寧波市還在歐洲、亞洲、美洲和非洲設立了11家境外經貿聯絡處。
胡江云提出,中國目前外貿轉型方式大體有兩種:一方面是向“微笑曲線”的兩端延伸,另一方面是“微笑曲線”的整體上移。這種移動使外貿轉型中的內生增長動能隨之滋生。而各種新業態的春芽是政府無法預見的,政府不應干涉、不應限制,允許試錯,營造寬松的市場環境,讓它們滿園春色。
當下正處于傳統出口優勢喪失,外貿競爭新優勢還未形成的關節,商務部綜合司、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報告稱,中國外貿競爭優勢正處于“青黃不接”的季節。全國商務工作會議上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表示,今年的工作重點是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