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購物狂歡節 阿里交易額破兩百億
11月11日00:00:05,阿里總部淘寶城5號樓狂歡會場的大屏幕上出現了來自阿里數據平臺實時產生的第一個雙十一交易數據——六百五十萬八千九百二十九元。截至7時17分,淘寶天貓交易平臺交易額突破200億,包裹數量超八千萬。7小時36分零6秒,天貓雙十一無線成交額達100億元。截至7時,已有來自全球的194個國家和地區的賣家參與到這次購物狂歡節當中。
這是一個被人為特別制造出來的節日,經過5年錘煉,它從光棍節到購物促銷節再脫胎換骨成為電商們的“年”,恰如圣誕節之于西方人,春節之于中國人。
并且無可否認的是,這場制造得到了舉國認可乃至追捧。
提前一個月的籌備恰似臘月各家各戶備年貨。電商自出新意,線上狂歡提前開始!在直面式競爭無可避免的時候,火藥味呼之欲出。阿里甩出“全球購”的牌,亞馬遜利用強大的全球物流資源驕傲地喊出“六國直郵”。京東明朝暗諷地宣傳“買真品”,阿里立馬注冊了“雙十一”相關商標并以“京東侵權”反擊。蘇寧另辟蹊徑沒提這幾個字,而是命名為o2o購物節,唯品會扛著主打女性的大旗,把11月專題定為“女王駕到”……當然這些前期的口水戰并不重要,但在雙十一零點后網購產生現金流峰值的時候,技術決定命運。
會場上,阿里不放心地一直強調數據沒有經過審計,但其極力營造的狂歡氣氛中哪里容得下時間去審計?數字還在不斷上漲,這緩解了阿里的焦慮,不再緊張地重申如果出現“爆倉”和交易系統技術故障,將第一時間與大家溝通。
第120秒,交易量突破10億。主屏幕每5秒鐘更新一次,副屏幕則是按商品分類的實時排名和按地域顯示的數據節點。一年前那天350億銷售額和今年備戰期間8次峰值壓力測試無疑讓阿里更自信了——它將去年2000套應急方案降為500套,并首次向外界直播實時數據。
這是阿里紐交所上市后第一個雙十一,海內外460家媒體被宴請來見證這個時刻。于是這場線上的電商狂歡,衍生了線下的實物派對,正如會場門口所立宣傳牌:年度大趴,小心火燭。
帶著這樣的自我定位,阿里位于杭州市的園區點上雙十一彩燈,擺上宵夜,用以秒變化的交易數字來刺激人們的神經。聰明的東道主阿里當然明白,這一刺激會由來到線下狂歡派對的客人們通過互聯網迅速傳染給線上的幾億受眾,像激光一樣輻射出去。
不止阿里,今年齊聚雙十一的電商們,再沒有誰打“低價牌”——一則是工商局的嚴令禁止,但更重要的是電商們清楚地意識到價格戰是一場沒有盡頭的兩敗俱傷。于是,取而代之地出現了搶紅包、優惠券、抽獎、甚至競猜游戲……理性地分析對比,消費者從雙十一得到的實際折扣換算成現金利益并不大,但節日氣氛對消費者的感染已遠大過低價的誘惑。
38分28秒,數據迎來100億,這比去年整整快了5小時25分鐘。 這一對比作為強有力的證據支撐起逍遙子張勇在會場上大膽的那句:未來將無“電”不商。
11月11號凌晨1點整,當微博被阿里突破120億成交額的數據刷屏的時候,記者嘗試在搜搜欄輸入“京東”,遺憾的是,它的最后一條消息停留在前一天22點關于雙十一的宣傳。這是否就意味著京東在這場競賽中敗下陣來呢?結局并未成定數,畢竟京東宣傳時就擺明自己的態度是求“真”,所以龐大數字不是決定它勝利的必要條件。明日各家慶祝收尾的慶祝方式還有得一看。
放下雙十一風口浪尖的阿里和京東,由前者75秒時發布的“移動端占銷售份額45.5%”的數據則與這場短暫的熱血沸騰的狂歡關系不大了,它冷靜地反映著整個電商行業的大趨勢——用戶正在極速從pc端想移動端轉移,并且發展潛力很大,未來的贏家將是最先抓好移動端的競爭者。所以把目光投向稍遠的地方,電商的戰爭才剛剛開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