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企:下調紗線報價 謹慎購買新棉
國慶期間,國內棉紗價格又有一定程度的下滑。9日,山東、河北等地氣流紡10S、21S、32S報價分別為15800元/噸、17700元/噸、24700元/噸一線,均較9月30日下滑100-200元/噸。精梳環錠32S、40S價格分別為27500元/噸、29000元/噸一線,下調100-300元/噸,個別廠家下調500元/噸。
高支紗下調幅度較大,山東濱州某紡企精梳環錠60S出廠報價33700元/噸,下調800元/噸,緊密(長絨)精梳80S報價57500元/噸,下調1000元/噸。
棉紗價格如此下跌,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上游原料價格“跌跌不休”,紡紗成本不斷下降,紗廠以價格換銷量;二是下游市場仍然疲軟,紗線銷量不佳,訂單以短、小為主;三是外紗沖擊,9月中旬以來,進口紗價格跌速加快,內外棉紗價差明顯升高。
9日,港口貿易商反饋,目前市場以采購印巴紗、越南紗為主,品種以16-40支中粗支紗居多,精梳進口紗購銷熱度下降較快,表明進口紗沖擊主要集中在中低支紗領域。
“大家還是不太敢大量補庫,隨用隨買的多。”河北某紗廠負責人趙總說,這幾天,一些紗廠老板陸續去新疆“找棉”,看到新疆也是行情不穩,市場采購十分小心謹慎,預計這種情況至11月份才會有所好轉。
相關鏈接:
截至10月9日,黃河流域400型企業約有70%已經開秤,但收購進度十分緩慢。山東夏津某廠負責人說,自9月25日開秤至今,僅收購籽棉17000余斤,尚未開機加工。
與該廠情況類似,周邊廠家也是“只聽吆喝,不見開工”。究其原因,關鍵是軋花廠和棉農的博弈未見分曉。一邊是軋花廠不敢買,一邊是棉農不愿賣,兩者心理價位存在“鴻溝”,買賣難成。
該負責人表示,夏津個別廠家在9月中旬開秤,并且敞開收購,結果賠得很慘,所以在棉價見底之前,大家的態度是“多看少做”。截至9日,黃河流域籽棉收購價格在3.2-3.4元/斤,個別地區爆出3.0元/斤的超低價,此情此景,棉農售棉熱情被當頭棒喝,均表示“等等看”。
據了解,目前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的皮棉3128B級價格在14500-15500元/噸,較9月下旬下調500-600元/噸;新疆阿克蘇地區新疆棉3128B級預售價格在14000元/噸,較9月下旬下調1000元/噸左右。市場預計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價格,新棉價格仍有400-500元/噸下調空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