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棉市波瀾不驚 三方僵持觀望
以往年度,湖北省棉花上市時間和加工時間均較其它地區早,但本年度卻遲遲看不到活躍局面,棉農、棉企、紡企均處謹慎觀望中。新花初上市時,個別棉企零星收購價在3.40-3.50元/斤。
因上周陰雨持續,當地棉花質量下降,雨漬棉增加,加之行情回落,籽棉收購價降至3.10-3.20元/斤,一兩家400型棉企少量收購,200型棉企入市數量多于400型棉企。個別棉企前期皮棉報價在15000元/噸左右,成交不得;棉籽出廠報價在1.07元/斤,當地油廠沒有收購,多被河南省油廠采購。
目前當地籽棉采摘量20%左右,如后期天氣晴好,國慶節前,籽棉采摘量有望達到40%左右。9月19日,有關棉花倉儲質押方面的會議在天門召開,但因皮棉行情不佳,對市場影響不大。棉企反映,籽棉價格低了棉農不賣,價格高了棉企加工賠錢。
9月22日國家發布內地補貼信息,除新疆外,國家將對內地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棉產區進行補貼,這無疑對內地棉市是1個利多刺激,但補多少?如何補?尚未明確。因皮棉、棉籽行情步步回落,多數棉企為規避風險,只能待行情穩定后再作打算,預計國慶節后當地棉市行情會有所明朗。
相關鏈接:
近日,新疆已有新棉上市。據某紡企老總介紹,在新疆采購的新棉已在運輸途中,成交價1.68萬元/噸(公定、毛重),運回企業的成本價將達到1.76萬元/噸,比原來國儲棉競拍價格有所下降,原國儲新疆棉競拍成交價約在1.72-1.78萬元/噸,盡管部分庫存在內地,運回企業也要達到1.83-1.85萬元/噸。但比河北、山東3級新棉價格要高出近1000元左右。盡管如此,由于棉花品質的差異,四川紡企仍傾向于新疆棉花。
由于棉市行情處于下行期間,棉花產業鏈各環節觀望氣氛未能終結。據各相關紡企反映,紗、布行情十分冷清,各企業報價陸續在交替下調。本周某紡企C 32x21 133x76 66.5" 斜紋報價10.00元/米,下調0.60元;C 40x40 133x72 67" 斜紋報價7.50元/米,下調0.40元;T65/C35 20x16 120x60 63" 紗卡報價9.00元/米,下調0.20元;T65/C35 32x32 130x70 67" 斜紋報價6.90元/米,下調0.20元;T80/C20 21x21 124x67 63" (中化)紗卡報價7.60元/米,下調0.40元。
但仍有部分品種報價持平。據該紡企老總介紹,部分品種仍能賣到這個價位,個別品種還有供不應求的情況。其原因一是后道印染服裝換季產品生產有需求;二是這些品種不和業內企業同類企業撞車。目前該紡企有170余臺噴氣織機,品種改換非常方便,加上時令產品銷售順暢,因此庫存壓力相對較輕。
在業內庫存壓力普遍上升、開機率下降的情況下,原料采購也受到較大影響。近日,國內各產地滌綸短纖價格已跌至9000元/噸左右,川內滌綸短纖產量不大,但需求較大,成交價相對較高。據相關紡企介紹,本周匯維仕滌綸短纖價格已跌至9500元/噸送到,較上周跌300多元,是近期跌幅較大的一波,但也比省外高出500元。
近日,國家大幅減少棉花進口配額的消息為業內普遍關注,各紡企紛紛反映這樣的政策根本不可取:“限制配額就能減輕國內庫存的壓力嗎?能不能限制紗、布進口?如果紗、布進口再次井噴,國內紡企還能生存嗎?紡企開不起工你怎么消化國儲棉的庫存。”盡管措辭激烈,但可見企業確實是被逼急。道理也是十分淺顯通順的。據企業反映,過去四川有多家紡企每年都能拿到89.4萬噸中的進口配額,從去年起就都沒有音訊,希望國家相關部門增加政策的透明度,給予四川紡企應有的待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