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秋繭開秤收購 收購價格36-37元/公斤
進入9月,廣西宜州部分地區的秋繭開始陸續上市,比去年推遲了近一周左右的時間。9月2日在宜州偏北地區的懷遠鎮了解到,當地第一批秋繭剛上市兩日,蠶繭收購價格基本維持在36元—37元/公斤左右,與去年同批價格(2013年宜州第一批秋繭價格在40元—41元/公斤左右)相比下降明顯,繭站負責人介紹目前價格相對較低一原因是行情低迷所致,另一原因是目前尚處上市初期,上市范圍和量還比較少,當前價格還具不代表性,待到高峰期到來時價格才會真正明確。
質量方面,繭站負責人介紹目前上市秋繭的質量整體表現較好,經觀察目測毛折在300公斤左右,解舒在60%-65%,繭形顆粒飽滿,繭色白,極具宜州秋繭代表性。目前(截止到9月2日)仍處上市初期,蠶繭上市量還較少,當地預計到本周末(9月5日)左右第一批秋繭的上市高峰期將會到來。
相關鏈接:
近日,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前往實行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的新疆考查。他指出,開展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可以幫助探索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更好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對試點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要有充分估計和足夠準備。
據農業部透露,試點階段采取生產成本加基本收益的方法確定目標價格水平。目標價格只保證農民獲得基本收益而不是全部收益,當市場價格下跌時,農民也要承擔部分收益下降風險。
參與細則制定的新疆建設兵團發改委副巡視員伍新南認為,實施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政府不干預市場價格,企業按市場價格收購,有利于恢復國內產業的市場活力,提高國內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將政府對生產者的補貼方式由包含在價格中的“暗補”變為直接支付的“明補”,讓生產者明明白白得到政府補貼,有利于減少中間環節,提高補貼效率。同時,也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規模化程度,提高勞動生產率,激勵農業技術進步,控制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
“開展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可以幫助探索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更好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在新疆走訪了種植農戶、棉花收儲和紡織企業的汪洋強調,并表示下一步將增加棉花進口和儲備棉投放透明度,以穩定市場預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