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市場“真空期”將給棉市帶來什么影響?
這里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真空期”棉市將如何演繹?
本輪儲備棉出庫銷售將于8月底結束,此時至新棉上市還需時日,在新棉銜接上造成的棉花供應“真空”,將給棉市帶來什么影響?
先來看一下鄭棉的表現。近期鄭棉近月合約CF1409一直在17000元/噸上方窄幅振蕩,CF1411的區間則是14900-15100元/噸,主力合約CF1501在14000-15000元/噸窄幅振蕩。9月、11月、1月行情代表市場對這段時期棉花行情的一個心理預期,從鄭棉價格情況來看,市場對9月、10月這段“真空期”的棉花價格還是比較看好的。
再看外棉。據貿易商介紹,8月下旬以來青島港、上海港、張家港等港口外棉CIF報價均處于高位持穩、相對抗跌的狀態,一些棉商甚至將部分高等級澳棉、西非棉報價上調100-150元/噸。另外,ICE期棉受紡織廠低價買盤支撐,價格從62美分/磅反彈至66美分/磅,一些大型棉商外棉美元報價趁勢反彈,表明市場對中國9-10月行情看多的心態。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真空期”的存在對大廠影響不大,而小廠隨用隨買,將面臨買不到棉花的尷尬局面,那怎么辦呢?據一些中小紡企反映,現已做好兩手準備,一是利用拍儲得到的進口棉配額在9-10月集中采購外棉,二是有計劃40%完全關稅通關外棉,也有個別企業打算花高價購買配額通關,目前配額市場價格2300-2400元/噸,較前期略有下滑,不少棉紡廠表示此價格尚可接受。
筆者認為,9-10月份外棉行情或以穩中窄幅振蕩為主,但是從長期來看,外棉仍有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較大。新棉大量上市之后,國內棉花跌至14000-15000元/噸已是大概率事件,內外棉花價差將縮小,外棉優勢將大幅降低,因此國棉跌、外棉跟跌的可能性非常大。甚至有一種分析認為,新年度之后,外棉或有跌破60美分/磅的可能,進而把國棉價格逼至10000元/噸一線。至于后市行情究竟將如何演繹,筆者提醒業界高度關注外棉動向及中國目標價格細則情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