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過份依賴廣告 6.18再度上演低價打折
6.18電商大戰,京東的廣告依舊驚艷,但問題是,地鐵、公交、電視、網站鋪天蓋地的巨額廣告投入是否有違“購省”的初衷呢?畢竟,廣告成本最終還是消費者埋單。
與京東的“喊破嗓子”說“購省”不同,面對京東6.18的廣告宣傳攻勢,當當網、國美果斷揭穿京東巨額廣告精心包裝的“低價”外衣,以更低的價格“甩開膀子”發起沖擊。而僅在618當天,當當網流量增長就高達一倍,增幅超過京東。
國美瞄準了京東看家的“家電”品類利刃出鞘。6月9日,國美“亮劍6.18”,宣布從6月9日~22日啟動“亮劍6•18”大型凈化網絡消費的活動,對消費者承諾全渠道直擊網價,確保所售家電商品更低,滿足消費者對低價的需求。
當當網則服裝、圖書、嬰童多品類圍攻。6月初開始,當當網就打出了“踢爆6.18”的口號,并以“差價雙倍返還”的低價承諾直接踢爆京東6.18的“購省”。6月9日,當當網還上線了“新品閃購”,并在微博上公開挑戰京東。
“正品低價的形象不是巨額廣告能夠包裝出來的,過渡依賴廣告讓網購低價成‘騙局’,用戶比一比價自然就清楚了。”某家電零售電商業務負責人稱。
業內人士指出,“電商頻打廣告,意圖很明顯,就是想在6.18吸引更多流量,為平臺帶來更大的銷量,然而,在相對粗放的運營下,巨額廣告帶來流量的轉化卻并不樂觀,用戶成本也一路水漲船高,高昂廣告投入與平臺低效率對比鮮明。”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目前行業中當當網的新客成本最低,為24-27元,而京東新客成本高達70-80元,全行業最高;毛利方面,當當網的毛利率為17%,京東僅9%。
同時,當當網整體的用戶轉化率7%,而艾瑞咨詢公布的B2C行業轉化率,唯品會不到4%,與當當網的差距相當大,京東則比這一數據更低。
行業人士表示,新客成本和轉化率都是決定電商低價的關鍵數據,也是電商盈利的根本,以廣告換流量“跛腳”前行,獲取用戶的成本居高不下,反而會陷入越打廣告越虧的惡性循環。
他還指出,“廣告依賴其實反映的是電商精細化運營能力的差異,廣告宣傳的確對網購用戶有吸引作用,給平臺流量帶來一波增長,但這是暫時性的,巨量廣告會侵蝕利潤空間,造成成本轉嫁。”
某電商分析師也認為,雖然電商打廣告成癮會造成短期繁榮,但長期來看,巨額的廣告對于平臺的自身發展并無益處,高昂的廣告費用勢必轉嫁到平臺商品上,在價格當道的電商行業,不利長期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