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長樂市被譽為福建“草根工業”的發源地
近年來,在海西建設的帶動以及產業調整的驅動下,長樂市政府著力謀劃紡織產業轉型升級,編制了《長樂市紡織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積極爭創全國化纖產業知名品牌示范區,致力于推動紡織品牌從“長樂制造”走向“長樂智造”。
據了解,長樂現有化纖生產企業26家,從業人員約1.8萬人。2013年,長樂化纖業總產值達451.45億元,23家化纖企業產值超億元,其中8家企業超10億元、4家企業超50億元、1家企業超百億元。其產業規模效應不斷凸顯,品牌競爭力與影響力也逐步走向上游。
在推動長樂紡織產業集群化發展、競爭力提升、品牌價值躍升的過程中,長樂市質監部門主動融入,靠前服務,深入企業一線,以標準技術服務,率先在福州地區引導企業推行“首席質量官制度”,加強知名紡織品牌培育與扶植力度等為有力抓手,成為了長樂紡織產業新一輪改革發展中的重要支撐力量。
近年來,長樂市質監局緊密跟蹤當地紡織產業發展情況,深入開展調研與質量分析工作,著力為企業“量體裁衣”,提供切實可行的幫扶措施,也為政府決策提供有力參考,其編寫的《打造長樂紡織產業名牌產品集群探析》就榮獲了2011~2012年度全省質監系統質量分析報告二等獎。結合調研成果,該局起草并推動長樂市政府印發了《長樂市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進一步推進質量強市建設的實施意見》和《長樂市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3年行動計劃》。
結合長樂紡織產業發展特點和目標規劃,長樂市質監局積極推動長樂紡織企業狠抓質量、科學管理,引導多家化纖行業龍頭企業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為行業樹立標桿。現已有福州市政府質量獎企業1家,福建省質量管理先進企業4家,且有7家骨干企業正以爭創福建省政府質量獎、福州市政府質量獎為載體,實施質量管理進步工程。其中,金綸高纖于2011年底開始全面導入,建立了科學、可量化的測量指標,量身打造了一套系統的績效改進計劃,從而實現了基于戰略導向的績效管理模式,實現了從優秀管理向卓越管理的邁進。為促進企業提高質量管理水平,該局還積極引導落實“首席質量官”制度,在福州地區率先推進首席質量官試點工作,目前,金綸高纖、鑫東華實業等2家企業已正式任命了首席質量官。并試點推進化纖企業質量文化建設,從夯實質量物質基礎、提升質量行為水平、強化質量制度建設、確立質量精神追求等4個方面開展“質量文化進企業、進車間、進班組”活動。
同時,該局還進一步加強對長樂紡織名牌產品的培育和扶植力度,制定了福建省、福州市政府質量獎和福建名牌產品、福州市產品質量獎的3年培育發展計劃,對列入培育計劃的企業進行宣傳、動員和幫扶,指導華亞紡織等3家企業申報獲批“2012年度省質量管理先進企業”,組織錦江科技等2家企業申報參與品牌價值評價,組織、指導力恒錦綸申報創建省級中小學質量教育社會實踐基地。
此外,該局通過專業化指導,推動多家化纖企業加入標準化技術組織,參與到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的研發制定工作中,不斷擴大品牌影響力,多家企業技術骨干入選福州市標準化專家庫,或當選為福建省服裝紡織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FJ/TC3)委員及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委員,促進了相關企業以及區域產業在標準技術領域逐步占據一席之地。如今,長樂化纖行業已有2個國家級研發基地、3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涌現出力恒錦綸、錦江科技等行業知名企業。這些龍頭企業,正積極開展先進技術的研發,帶動中小型企業依靠技術、管理優勢提高企業的專業化水平,為打響區域集體品牌奠定基礎。
2013年,當長樂市吹響了爭創“全國化纖產業知名品牌示范區”的號角之際,長樂市質監局也充分利用自身的技術和職能優勢,推動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的全國化纖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工作領導小組,推動政府、部門、協會、企業4位一體的工作平臺的形成,從而提升化纖行業質量管理水平,提高化纖企業核心競爭力。
根據《長樂市紡織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到2015年底,長樂市化纖行業總產能(含長絲、短纖、切片)將達到330萬噸,將建成為全國最大規模的錦綸切片生產基地、全球最大的錦綸民用絲生產基地,形成3~5家百億以上化纖企業。長樂市質監局局長鄭志天表示:“接下來,我們將繼續重點幫扶企業強化質量硬實力和品牌軟實力,以提升長樂化纖的區域品牌價值,為長樂化纖產業‘由大變強’提供切實支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