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尚村一帶毛皮業不斷發展壯大
隨著肅寧縣“特色產業興縣”戰略的實施,尚村一帶毛皮業不斷發展壯大,帶動了農民群眾發家致富,尚村鎮北景口村就是其中受益良多的一個村,現在記者就帶您去看看該村村民的新生活。
北景口村距尚村毛皮市場1.5公里左右,全村500多名村民80%以上從事與毛皮相關的行業。記者跟隨村主任閆計良來到了村民高進軍家,“原來我在市場里跑出租,一天也掙不了百頭八十的,一年下來掙不了萬兒八千的,刨了花的沒剩的。”一心想過上富裕日子的高進軍開始學習買賣皮張。“跑出租這期間看著人家賣皮的挺掙錢,我也慢慢摸索著學習買皮,一開始買得少,沒這個膽量,也沒這個資金,買個三頭二十張的,靠著逐漸積累,慢慢的買得就多了,生活也就慢慢的富裕起來了。”
富裕起來的高進軍花三、四十萬元把家里的老房子進行了翻修,現在他不僅住上了寬敞明亮的大房子,買了汽車,還在尚村毛皮市場內購買了門店。“我現在一年收入十來萬,希望以后的生意越來越好,掙的越來越多,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同村村民高建倫、蒼建英夫婦在尚村毛皮市場經營著一家皮草門店,主營銀狐、白狐、蘭狐等皮張,生意紅火,日子過的殷實。蒼建英的娘家是保定市蠡縣,1991年嫁到北景口村,當時也只是靠種家里的幾畝地為生,艱難的日子從高建倫蒼建英夫婦倆買賣皮張開始有了轉變。“我們以前的日子確實挺窮的,住得房子也很破舊,現在的日子挺好的,我們村因為距離市場比較近,所以經濟發展得很快,現在我家也蓋上了新房,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了。和我家一樣,村里很多人都因此富裕了起來。”蒼建英滿心喜悅地告訴記者。
尚村毛皮市場每10天里就有6個交易日,交易品種以貂、貉、狐等珍稀毛皮動物生皮為主,客商來自全國各地和國外部分地區,交易量占全國70%以上,北景口有80%以上的村民像高進軍、高建倫、蒼建英他們一樣,幾乎每天都活躍在毛皮市場里做毛皮生意。尚村皮毛市場的繁榮拉動了全村經濟的發展,150戶的村,目前有大小車輛100多輛,通過從事毛皮生意,老百姓的腰包也變得越來越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