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絲被今冬受寵價格看漲
隨著冬季臨近,氣溫下降,蠶絲被、純羊毛圍巾、大衣等等就成了促銷的主角。
在島城商場超市的家紡產品專柜,到處可見蠶絲、羊毛制品的身影,而且身價動輒幾百數千元。在一些品牌店,一床2公斤重的蠶絲被,價格都超過3000元。記者采訪了解到,今年市場上的蠶絲被價格漲幅在10%左右。
蠶絲被價高仍受寵
“蠶絲被不會生 蟲,對皮膚比螨較好。”昨日,記者在多家商場內的家紡專區看到,很多市民進店首選要買蠶絲被,而各商家也將蠶絲被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瀏覽一圈,發現市面上的蠶絲被從400多元到幾千元都有。在網上,記者搜索到,蠶絲被的種類和價格更多,最便宜的只要200多元,而最貴的則要8萬多元,號稱是純手工100%桑蠶絲被。
在一家超市中記者發現,今年蠶絲被的售價已經漲了10%以上。“蠶絲被價格是從9月開始上調的,10月又上調了一次,目前這款原價1700元的蠶絲被已經上調了400元,售價2100元。”超市一位促銷員表示,雖說漲價,但銷量還不錯,因為不少顧客知道這一消息后,趁著商場促銷活動開始“囤貨”。
記者了解到,從5月份開始,受H7N9禽流感的影響,鴨絨、鵝絨等原料大幅提價,導致被子價格也水漲船高。“受江浙地區蠶絲原料減產影響,今冬蠶絲制品價格普漲,一張手工制作的100%桑蠶絲單人被的價格從去年的八九百元,上漲到千元以上,貴了一成多。”開發區武夷山路一家蠶絲被專賣店負責人告訴記者。
低價蠶絲被質量不靠譜
記者走訪街頭和市場發現,有不少銷售蠶絲被的攤點,每床三四百元的蠶絲被,以低廉價格吸引不少市民。但是,記者采訪業內人士獲悉,低價蠶絲被不靠譜,購買需謹慎,以免因質量問題影響身體健康。“市面上很多蠶絲被其實都是用人造蠶絲或者絲棉合成。”一蠶絲被銷售業內人士劉女士揭露稱。
原來,蠶絲分為桑蠶絲、柞蠶絲、蓖麻蠶絲、木薯蠶絲等,而人造蠶絲是用纖維材料做成的,類似于太空棉,“成本只有百來塊而已。”劉女士說。蠶絲含量100%的蠶絲被售價至少在500元/公斤,市場上一床正宗的2公斤以上蠶絲被售價至少在1000元以上。而低于這個價格的蠶絲被,市民們就要留意其真假。很多無良廠商將一些下腳料、其他纖維混入蠶絲被,從而達到低價銷售目的。
羽絲絨屬人工合成纖維
業內人士指出,以目前的行情,如果售價千元以下,肯定不是百分之百的蠶絲被。記者隨后走訪發現,市場上被子的種類紛繁復雜,除了羽絨、蠶絲以外,絕大多數被子為棉或棉加工品填充制成。例如一種叫做“羽絲絨”的被子今年的上市量就很大,但是翻開產品說明才知道,這種被的填充物既不是羽,也不是絲,更不是絨,而是100%人工合成的纖維,屬于超細化學纖維,和天然羽絨完全是兩類產品,售價僅在二三百元左右。
桑蠶絲、柞蠶絲、棉花、化纖……面對如此之多的絲,市民也難免犯愁,究竟該如何辨別蠶絲制品。“可以用84消毒液鑒別蠶絲真假,將真蠶絲浸泡在84消毒液中幾分鐘后,就會發現能被溶解了,而棉花等其他材質則無明顯變化。
除此之外,還可以用燃燒的方法辨別蠶絲。蠶絲主要成分是蛋白質,點燃后有一股燒焦的羽毛味,而棉花則是植物纖維,可以持續燃燒,且沒有這種特殊味道。”一位銷售人員向記者介紹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