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紡服行業最新動態分析(8.8)
西班牙家庭消費鞋服減幅10.2%
據西班牙國家統計局(INE)有關家庭預算調查顯示,去年西班牙家庭平均花費較前年減少3.4%,約為2.8152萬歐元;其中,家庭消費減少最多的項目為服飾和鞋子,減幅10.2%,消費總額為1404歐元,較2011年減少160歐元。
以地區而言,人均消費支出最高地區為巴斯克自治區(1.3648萬歐元),其次為馬德里(1.3541萬歐元)與拿瓦拉(1.2484萬歐元)自治區;相反,人均消費支出最低地區為艾斯特烈馬杜拉(8641歐元)、加那利群島(8732歐元)與卡斯提亞拉曼查(9180歐元)等。
瑞典紡織成衣業將進軍非洲
近期,隨著亞洲薪資成本不斷攀升,瑞典紡織成衣業開始進軍非洲。
瑞典外貿部非洲司推廣科長Inger Ultvedt指出,在非洲,只要是政局安定的國家,都有成長潛力;除了相對低廉的工資,非洲和歐洲沒有時差也是優勢之一。目前,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坦桑尼亞和南非好望角區域等,都是瑞典紡織業考察的重點地區。當地的棉花資源豐富,勞動力和電價成本低廉是最大利好因素,其中以埃塞俄比亞的發展最為迅速。2006年到2011年,埃塞俄比亞制衣產業的營業額以4倍的速度成長,同期,出口至歐洲的紡織品增長率約達500%。
現階段,瑞典企業包括H&M、Kappahl等都已經開始探路。非洲人口眾多,中產階級也開始增加,因此,這將提高服裝服飾的需求,內需的大幅度提高,最終將拉動當地制造業規模。
Ultvedt表示,到非洲投資成衣業,是選擇一條龍式,還是僅局限在后道的服裝裁剪與縫制,要取決于當地勞動力熟練程度及產業鏈完整度,這包括面料生產技術和染整技術。
德國成丹麥紡織最大出口市場
過去兩年,丹麥零售業飽受重壓,但近期卻顯現出微幅復蘇跡象。據丹麥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零售企業夏季銷售成果喜人,并對秋季的業務抱有樂觀態度。就此,專家表示,丹麥經濟在過去幾個月的發展超出了預期,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也開始變得積極。其中,服裝珠寶首飾企業潘多拉已調整了對未來的預期,將新開專營店175個,而之前的計劃僅為150家。
另據丹麥《商報》最新數據顯示,德國已成為丹麥紡織業的救星。目前丹麥紡織品主要出口至德國、挪威和英國。其中,德國所占的比例最大,與去年同期相比,出口量已增長了9.3%,幾乎是出口挪威和英國總量的兩倍。
可口可樂將在阿根廷推出服裝產品
據外媒稱,可口可樂公司2013年7月31日宣布,將在阿根廷推出可口可樂鞋和系列服裝,所有產品都帶有可口可樂標志。
據阿根廷《商業紀事報》報道,可口可樂今年首先推出7款男女士運動鞋及涼鞋,隨后將推出可口可樂系列服裝,包括襯衫、運動衫、牛仔褲和T恤,所有產品都帶有可口可樂標志。
與許多跨國企業一樣,美國可口可樂公司也開始實行產品多樣化策略,涉足其他領域進行競爭。報道稱,世界最大的飲料公司在阿根廷市場推出的系列服裝和可口可樂鞋均非當地生產。
如果年底第一批可口可樂鞋能按期上市,產品主要將涉及男士及女士休閑運動鞋、時尚涼鞋和仿皮西裝鞋。若可口可樂鞋在阿根廷市場獲得成功,可口可樂公司將會再接再厲,推出可口可樂系列服裝。
早在2007年,可口可樂公司就試圖在阿根廷進軍服裝業。當時曾與Big Bloom公司合作,推出John L.Cook品牌服裝,并模仿上世紀50年代和上世紀70年代的風格,上市了一批帶有可口可樂標志的復古T恤衫、運動衫以及箱包和配件。
澳大利亞面臨國際服裝零售品牌競爭
近年來,國際服裝零售巨頭ZARA、Topshop、H& M及Uniqlo等受到澳大利亞消費者瘋狂追捧,這對澳大利亞本土時裝零售商帶來巨大競爭壓力。有專家認為,部分澳大利亞時裝零售商的實力還不足以與這些國際品牌相抗衡。
在澳大利亞,消費者比較偏好ZARA、H&M等國際品牌。西班牙時裝零售商ZARA上個月公布了利潤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月的12個月內,ZARA獲利1800萬澳元。目前,ZARA已在澳洲開設8家分店,預計其在澳洲的分店將達到20家。此外,Topshop及Gap也分別在澳大利亞開設了3家分店。國際零售巨頭進軍澳洲的腳步正在加快。商業地產服務公司Colliers International公開的一份報告顯示,未來5年,28個國際服裝零售商將在澳洲建立235家新店,預計總零售面積為22萬平方米。
澳大利亞本土時裝零售商Cue Clothing首席執行官大夫·基斯比稱:“國際服裝零售巨頭在未來5~10年內將全面滲透澳大利亞時裝市場,許多澳洲本土品牌將受到重創。”
澳大利亞管理顧問公司Baker Consulting零售業顧問米歇爾·貝克爾表示,目前,本地品牌將通過進一步減價及增加產品種類等措施,應對來自國際巨頭的挑戰。
然而,澳大利亞迪肯大學零售業研究員奧格登·巴爾尼斯表示,澳大利亞本土服裝品牌應通過全球擴張其實體商店及虛擬商店的方式,去主動迎戰國際巨頭的挑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