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拋儲政策結束棉企如“斷糧”?
7月31日,本年度儲備棉投放工作將結束。隨著結束的日子越來越近,已有企業開始感到無措。河南多家紡織企業表示,競拍國儲棉是企業用棉的主要來源,現在拋儲結束,離新棉上市還有2個多月,這無異于給企業“斷糧”,將導致企業無法正常生產。
大多數企業急切呼吁國家繼續放儲,但在日前召開的2013中國國際棉花會議上,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經濟貿易司副司長劉小南曾明確表示,儲備棉投放國家初步考慮還是投放到7月底,這主要是考慮到新的棉花年度開始,為了避免棉花市場混亂,出現轉圈棉等情況。目前,國家有關部門無任何關于7月底后會繼續安排儲備棉出庫銷售的消息。
對此,有企業表示贊成,武漢一家紡織企業總經理表示,國家的政策應起到平抑物價的作用,而棉花的收拋儲政策,無異于在抬高棉價,導致現在國內棉花價格始終高于國際棉價,雖然這么做的初衷是想要保護棉農利益,但是就目前來說,保護棉農的作用并不明顯。
無論是支持還是反對,眼下最重要的是紡織用棉企業應根據自身的原料及生產情況備足庫存,盡可能多的競拍國儲棉。但從國儲棉競拍成交量來看,似乎并沒有出現企業大量“搶棉”情況。統計數字顯示,上一周除7月22日國儲棉成交量達到8.4萬噸,成交比例上升到30.54%,成交量上升較為明顯外,7月24日~26日,成交量均屬于下滑態勢。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國內多數紡織企業參與儲備棉競拍,已經為后期的生產儲備了足夠的棉花。截至7月24日,政策性拋儲累計成交了331萬噸,其中2010年度以前的棉花累計成交23萬噸,2011年度累計成交155萬噸,2012年度累計成交72.94萬噸,進口棉累計成交79.8萬噸。根據商業庫存調查,截至5月底,全國棉花商業庫存總量為138萬噸,而6月1日~7月24日,儲備棉已累計成交118萬噸,也就是說全國商業庫存總量在256萬噸,即便扣除兩個月100萬噸的用量,7月底全國商業庫存總量也在156萬噸左右,完全能夠滿足國內紡織企業的用棉需求。而9月以后,新棉將陸續上市,市場供給量將再度上升。
筆者了解到,企業雖然或多或少存在用棉缺口,但是維持生產還是有計可施。重慶某紡織企業負責人介紹,目前企業生產用棉除競拍國儲棉外,會賒購當地大廠棉花,承諾資金到位之后以高出市價100~150元/噸的價格結清。河北石家莊某20萬錠紡織企業負責人介紹,他們今年拍儲5800多噸,可獲得1900噸左右的進口棉配額,目前到手1500噸,剩余配額預計會在8月中上旬到手,眼下配額還沒有使用,等到原料庫存斷了供應之后再考慮通關,企業可以度過新棉上市之前的“空檔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