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價格外漲內穩,貿易商倍感壓力
據從青島、大家港、天津等港口了解,近期外棉到港有所減少,除船期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國內貿易商訂購外棉的熱情降低。“除印度棉價格低,銷售還算過得去之外,其它外棉基本賣不動。”老張從事多年外貿生意,這些天有些發愁,他手中還有500多噸已通關的外棉(美國和澳棉,還有一部分印度棉),很多棉紡廠都嫌價高,不愿意買。老張不敢再訂購外棉,眼下主要精力放在銷售庫存上。據了解,近日國內貿易商對外棉的訂購明顯放緩,觀望情緒較濃。據老張介紹,其主要原因:
一是有消息稱,此輪國家儲備棉銷售暫定數量為450萬噸,截至7月底銷售底價為標準級棉花19000元/噸不變,此消息對外棉造成壓力。
二是近期外棉報價上漲,而國內棉價穩定,貿易商基本無利可圖。2月28日,印度棉報價87.80美分/磅(提貨),較本月中旬上漲5美分/磅,美棉報價92-94美分/磅之間,上漲6美分/磅,澳棉報價100美分/磅左右,上漲10美分/磅;而國內市場已通關的S-6印度棉報價19000元/噸左右,美棉報價20300元/噸左右,與前期基本持平,這極大的壓縮了貿易商的利潤空間。
三是國內紡織企業紗線銷售遲緩,又有國儲棉大量出庫供應,貿易商不敢輕易訂貨。據了解,春節之后國內紗線行情走勢平穩,除精梳紗線銷售情況尚可之外,普梳紗線整體供過于求,企業變現壓力較大。因此,在原料采購上多數企業采用隨用隨買的方式,不少企業因為周轉資金不足,堅持少量拍儲以保證用棉需求。
四是滑準稅配額是否增發尚無確切消息,貿易商擔心后期銷售困難。按照往年慣例,國家都會在年初發放關稅內配額的同時增發一部分滑準稅配額,但今年情況不同,截至目前,尚沒有紡織企業獲得關于滑準稅配額發放的通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