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拋儲競拍會產生什么影響
國家將于1月14日進行久違了的棉花拋儲競拍,3級棉起拍價為19000元/噸,出庫銷售的棉花以2011年度及以前的儲備棉為主,至少拋儲300萬噸。不過本次拋儲最引人關注的是,國儲棉可能會與滑準關稅進口配額以3∶1的比例“捆綁”搭配銷售。消息一出,鄭棉價格小幅上漲,拋儲能否刺激棉花期價的持續上漲備受關注。
拋儲價格分析
2012年9月1日開始實施的國家臨時棉花收儲政策規定收儲價為20400元/噸,遠高于目前的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價格。而本次的拋儲價卻為19000元/噸,顯然價格倒掛了1400元/噸(還不算相關費用),然而實際上差額并沒有那么大。2012年9月份中儲棉也拋儲過50萬噸棉花,拋儲價格為18500元/噸,與收儲價19800元/噸正好倒掛1400元/噸。當時中儲棉庫存中有30萬噸棉花是2009年以12600元/噸的價格收進來的,另外還有一個16萬噸、一個5萬噸,合計21萬噸的進口棉,進口成本只有14000元/噸,所以當時50萬噸的拋儲是賺錢的。
本次拋儲定的1400元/噸倒掛價應該也有講究。19000元/噸的起拍價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因價格較國內現貨價和期貨價低200—300元/噸,這也是拋儲消息公布后鄭棉期價小幅上漲的原因。
銷售方式對期棉價格的影響
與目前國外棉花價格相比,國儲棉收購價格要高4000—4500元/噸,不具有價格競爭優勢。國內大型紡織企業這兩年基本上都是采取邊等待進口棉配額的發放、邊隨用隨購國內棉的策略。如果本次拋儲采取拋售與進口配額按比例“捆綁”搭配銷售模式,則今后是否有單純的進口棉配額發放才是紡織企業最擔心的問題。一旦今后都采取“捆綁”搭配銷售模式,即便在內外棉價差很高的情況下,國儲棉順價銷售也成為可能,這對減輕國家財政負擔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但是會間接加重紡織企業的負擔。為得到進口配額,棉紡企業不得不咬牙參與競拍,從而抬高拋儲價格,短時間內會帶動期棉價格上漲。
拋儲的實質是增加供給,棉價漲跌最終受供需矛盾決定。實際上,從去年開始,全球棉花市場一直處于供大于求格局。去年6月份至今,ICE期棉始終在70—75美分/磅波動,延續振蕩走勢,市場方向并不明朗,暫時還看不到有單邊上漲的基本面因素支持。全球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士丹利認為,2013年棉花價格將會越來越受到新棉供應量不確定性的驅動。根據荷蘭合作銀行的預測,2013年上半年,全球棉花價格維持穩定,原因還是市場供過于求。因此,本次拋儲只是對鄭棉期價起到短期的向上刺激作用,力度不會很大,一旦拋儲結束,棉價將重歸平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