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紡企業因外需不足轉戰國內覓商機
面對海外市場需求乏力的現實,不少輕工產品出口企業選擇開拓國內市場以應對危機。在第112屆廣交會上,參展企業表示,隨著國內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場發展的逐漸成熟,內銷市場的潛力正逐漸增大。
面對外需不振的嚴峻形勢,外貿企業也在想盡各種辦法尋找出路。在第112屆廣交會上,除了研發、創新、品牌等“招數”,開拓國內市場成為當下企業應對危機時用得最多的辦法。
內外貿齊頭并進
以前由于成本和價格的原因,走中高端路線的市下控股有限公司主要依靠外銷,而現在,國內市場已占據產品總銷量的30%?!皟荣Q外貿‘兩條腿’一起走路,抵御各種風險的能力才能增強?!弊鳛樽畲蟮膰婌F器出口企業,市下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這樣描述對國內外市場的思考,“做國內市場并不只是因為外銷遇阻,更主要的原因是國內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場的逐步成熟,而國外市場有我們主要的客戶,也絕不能放棄。要做的是加大產品的研發,提高附加值,在練內功上下工夫?!?/p>
持類似觀點的還有上海暢冉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陸敏:“我認為,對外貿企業而言,國內和國際市場最好‘對半開’。中國本土就是世界最大市場,如果不能在這個市場上立足,說明企業的營銷有一定的缺陷?!?/p>
面對國際市場的低迷,外貿企業進入國內市場最希望找到一個合適的契機。
實質性操作有難度
雖然國內市場前景廣闊,但是對于習慣了做輕紡外貿生意的出口企業來說,如何打開通向國內市場的路徑卻是個難題。以玩具行業為例,目前,國內的玩具銷售渠道已經從百貨商店分離出來,更多地選擇專賣店渠道。但這一模式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這成了困擾外貿企業內銷的難題。
幾年前就開始尋找國內的合作商,但“因為之前一直做外貿,不太容易找,更不能因此降低標準。選擇切入點很重要,我們篩選了幾個做家居裝飾類的優質企業合作。注重產品適應國內市場的創新,拉開距離,才有優勢。同時,注重對商標、專利等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
“痛的轉變”是許多外貿企業在內銷之路上都經歷過的。比如,回款時間長、大超市的不對等條款等,“花錢買經驗的事兒”也不少。
廣交會上,不少企業慨嘆,內貿的交易方式、規則、渠道、專利保護等都是出口企業內銷繞不開的門檻?!皶r運不濟。”一位參展企業負責人這樣描述現在的狀況。大環境不好,貿易風險也會增大,稍有疏忽還會遭遇貿易壁壘。不過,更讓他有些懊悔的是,應該早幾年下手國內市場,“現在經營困難的外貿企業很多,想轉內銷的企業也很多,競爭自然不會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