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服裝業:產業的第“2.5”產業
多年來,虞山鎮服裝、面料、家紡三大產業共同發展,先后榮獲了“中國防寒服·家紡名鎮”、“江蘇家紡名鎮”、“江蘇紡織面料名鎮”等諸多產業集群美譽,成為中國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發展中的“明星”。鎮內既有“千仞崗”、“月龍”、“愛博爾”等一批優秀的防寒服品牌企業;也有“阿仕頓”、“百成匯”等正在快速成長的休閑男裝品牌企業;而以江蘇夢蘭集團為龍頭的虞山鎮家紡產業和以“忠鑫針織面料”、“興達利意邦針織面料”為代表的國家免檢面料名品都為虞山鎮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增添了靚麗的色彩,紡織服裝業已成為虞山鎮的一個支柱產業、特色產業和富民產業。
不久前,作為第十四屆江蘇國際服裝節主要活動之一的“虞山·中國紡織服裝產業創新論壇”在南京舉行。來自中國內地及中國香港地區的紡織服裝行業領導、專家以及重點企業家們共同聚焦傳統紡織服裝產業的轉型升級,對產業創新進行深層次交流和探討,分享創新發展新模式、新方法。
虞山鎮的黨委書記朱亞輝:轉型不是轉移
常熟的服裝企業在微笑曲線的兩端已經非常努力了,在自己的自主品牌的創新與技術的創新上都已經做得很出色了,而產業的轉型具體到實施上,不一定非得是轉移。
在常熟招商城的南邊,有一個原來為招商城做配套的小的工業區,對于這塊土地將來的轉型和發展方向,我們做了一個規劃,在這個產業集聚區當中,我們把原有的企業廠房進行了改造,并提出了一個“2.5”的產業園概念,也就是說,這是介于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之間的,產業園區內規劃包括了企業總部園、創意設計園、濱水商業區、文化展示區、高端商務區等多個功能群組,通過“人才集聚、創意集聚、總部集聚、文化集聚、商業集聚”,來引導推動園區內、集群內企業向紡織服裝產業鏈的高端發展,打造紡織服裝企業的總部中心,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制造不在我們的產業園里面,流通環節也不在我們產業園里邊,我們就是把大量的創意研發的企業,把一些掌握終端銷售的企業引進到我這個產業園當中,我把原有的廠房進行適當的改造,可以做成總部經濟,可以做成研發大樓,這塊土地我們要把平臺做好,把金融企業及為這些企業做配套的商務引進來,讓企業能夠在兩端產生附加值,或者說,這就是我們的轉型。
常熟有良好的服裝產業基礎,如果讓現在的企業背井離鄉去別的地方做加工貿易,可能是有難度的,因此這個以創意為核心的產業園就是為他們量身訂作的,企業可以把自己的銷售終端、研發終端放在這里,從這里掌控全國各地的渠道網絡和加工基地,這也迎合了很多企業在轉型中的想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