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崗位10萬多個求職者僅3.3萬人 小服裝廠面臨歇業
企業提供崗位10萬多個,崗位數增加131.9%,然而入場求職和登記求職者僅3.3萬人,同比下降23.6%。這個極大反差的數據來自鄭州市職業介紹中心所屬的三個人力資源市場的統計。
這樣的矛盾下,大量依靠普通和技工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正面臨著巨大的考驗。老李的廠子已經停工了,“過中秋節基本都回家了,估計也難再回來幾個人,現在我也沒辦法,不再接訂單了。”
訂單不敢接,小服裝廠面臨歇業
老李的廠就在鄭州南郊一個村里,原來風風火火的,最多時有百十個工人,接一些兒童服裝企業的訂單,主要是做一些彈力保暖褲,或者打底褲,“現在到了保暖褲的旺季了,訂單是不愁,愁的是開不了工”。
老李說,現在正常情況下他有50個工人,這次過節一大半都回家了,他干脆把訂單給了朋友,剩下的工人他找了些給別的廠打下手的小活兒,“基本上計件工一個月能拿個1800元,過節沒回去的我給他們一人加了500元的過節費”。
可是面對節后的市場,老李顯然有些茫然:“這幾天我沒少到農村跑,倒是找到了些工人,但是太難了,不可能每次都這樣一個人一個人去找,如果再持續下去,再招不來工人,廠子就要關門了。”
不僅僅是老李的廠子這樣,據透露,本地的一些大企業,雖然具有明顯的招工優勢,可是最近的招聘工作也并不樂觀。
一邊需求高企,一邊供應低落
據鄭州市職業介紹中心負責人介紹,三季度他們召開了45期定期招聘會及日常前臺委托招聘求職等,共接待招聘企業3592家,提供招聘崗位106698個,崗位數同比增長了131.9%,環比增長了20.79%,與需求持續迅猛增長相反,本季度進入市場登記求職的求職者共33852人次,求職人數同比下降了23.6%。對于這樣的困境,職介部門分析,“現在求職渠道日益多樣化,除了參加現場招聘會之外,還有網絡招聘、校園招聘、企業自主招聘等,甚至還有人通過微博求職,求職者找工作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另一方面受生活消費成本提高及國家惠農政策等因素的影響,外來求職人員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隨著我市電子加工產業、制造業、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對一線工人和技術工人需求大量增加,而人力資源市場中,一線工人、技術工人特別是高級技工短缺,用人單位難以招用到符合生產需求的勞動者,用工缺口較大。
有事沒人做,有人沒事做
對于當前的狀況,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現在從事一線生產的員工主要由農村勞動者構成,他們的文化程度和勞動技能相對偏低,絕大多數人員無職業技術等級和未參加相關職業技能培訓,滿足不了生產崗位需要。而城鎮勞動者特別是大學畢業生文化程度相對較高,他們更看重文員、管理崗位等“白領”、“體面”的工作,不愿從事苦、臟、累、枯燥的一線操作工作,造成 “有事沒人做、有人沒事做”人職不匹配的現象。
根據統計,本季度全部求職人員中,中專文化程度的求職者占13.02%,大專文化程度的求職者占31.95%,本科文化程度的求職者占12.79%,一半以上的求職者為高校畢業生,然而從市場反饋的信息看,很多大學生面試成功率低,較長時期內找不到工作,面臨就業難問題。
企業招人提高待遇、降低門檻
對于老李的企業來說,提高工資待遇已經經歷了幾次,但是這幾天他仍在考慮,是否需要再次提高單件的計件工資,“但是我知道我的廠子小,現在年輕人都注重體面,很多小姑娘寧愿去端盤子也不愿意來做縫紉工了”。
在人力資源困境下,企業都在尋找應對之策,根據職介中心統計,三季度招聘崗位月薪水平較去年有所提升,很多企業提高工資水平和福利待遇來招攬人才。
除了提高薪資待遇,降低入職門檻也是企業的措施之一,對市場較為緊缺的熟練工和中高級技工人員,招聘單位幾乎不限年齡。一些招聘單位特別是中小企業也逐步重視了社會保險問題,越來越多的招聘崗位提供社會保險,以提高招工招聘的競爭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