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時裝業 鐘國斌建議設立服裝發展委員會
本港的紡織及制衣業曾盛極一時,但由于經濟轉型、外圍環境轉差,近年從事紡織及制衣的大部分企業都面對重重挑戰。新任紡織及制衣界議員鐘國斌認為,香港紡織制衣業應該向時裝產業轉型,拓闊發展空間。鐘國斌亦會盡快促請政府成立服裝發展委員會,統籌資源,「官產學研」共促行業轉型升級。/大公報記者 石璐杉
競選時,鐘國斌拜訪了數百個廠家,他說,很多行家都是從剛剛改革開放時開始設廠,現在已經五六十歲,但下一代不愿接班,很多人都無奈地說:「有得做就做」,未來不知如何是好。鐘國斌強調,紡織及制衣業的未來,如何實現可持續性發展至關重要。他指出,有能力的大廠商已經實現轉型升級,將廠房移到勞動力更便宜的地方。但搬遷涉及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大部分中小企都不可能做到,鐘國斌擔心紡織及制衣界會在香港慢慢消失,因此,他認為行業必須轉型,「向時裝、創意方向行」。
制衣業須融入六大產業
鐘國斌指出,在外國,紡織及制衣只是一部分,時裝品牌的效應在整個行業發展中十分活躍,是高增值部分。「如果香港整個紡織制衣業能夠向時裝產業轉型,就將發展空間拓闊了很多。」他認為,今時今日,政府不可能再為某些行業制定特定的政策,紡織與制衣業要發展,必須利用現有政策,深入開拓,「未來幾年,我們的行業必須融入六大優勢產業的發展,跟住架車一起向前行。」在鐘國斌看來,六大優勢產業全部都與紡織及制衣業有關聯:創意產業與時裝設計相關;科技產業與服裝技術研發分不開;制衣的檢測、認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教育產業方面,可融入時裝設計人才的培養;在環保和醫療兩大范疇,亦有環保衣物和醫療保護衣物的制造和研發。
促設立服裝發展委員會
鐘國斌表示,紡織及制衣業中有很多關注行業長遠發展的有心人,但力量分散,他會促請政府成立服裝發展委員會,希望將分散的資源整合起來。新一屆立法會會期開始之后,鐘國斌會盡快與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梁進行商討。鐘國斌坦言,如果當局不成立服裝發展委員會,他亦會以業界代表身份組織,邀請專業人士、學界和商界代表,一起遞交行業發展規劃給政府,「度好橋畀政府做」。
鐘國斌指出,本港的制造業中,紡織及制衣業大部分都是中小企,玩具、鐘表和鞋的制造商也大多是中小企。面對外圍經濟環境不好的沖擊,中小企在經營方面困難重重。因此,除了推進紡織及制衣業發展,鐘國斌亦希望在立法會內盡力為中小企發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