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服裝主導多頭并進 登陸國際時尚
100多年前,鴉片戰爭的炮火像一雙看不見的臂膀,不僅強硬的敲開了中國禁密的宅門,也生生地拔起了許多本應掩埋黃土之下或母體之中的非典型文明。
在一波又一波的中西文化融合大潮中,一群來自寧波的裁縫,夾著一柄尺子、一把剪刀出現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他們順應歷史潮流,突破傳統模式,致力于西服研制和培養專業人才,在一針一線的微妙置換中把峨冠博帶的袍服制演變為輕便實用的西式服裝。“紅幫裁縫”也因此成了他們獨樹一幟的稱謂。
歷史就像一場咆哮而過的洪災,把許多曾經不可一世的傲然之物吸進時間的漩渦,丟棄在歲月靜謐的湖底。唯有“紅幫文化”卻如同一抹愈沖刷愈通透的鮮亮,沿途留下生機勃勃的顏色,給當時的服裝界凝聚了新的瑰寶,也給100多年后的寧波服飾文化埋下了意義非凡的種子。
十年前男裝撐起服裝節
在“紅幫裁縫”書寫傳奇的100多年里,中國第一套西裝、第一套中山裝、第一家西服店、第一部西裝相續誕生的輝煌中,寧波男裝逐漸以歷史為支點,從全國一望無際的男裝市場中凹顯成形。
1996年,以男裝為主的寧波服裝業開始初具規模,寧波市服裝企業已達800多家,并形成雅戈爾、杉杉、羅蒙、一休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服飾企業,年銷售量上千萬的企業也達10來家。
為進一步加強與國內乃至國際服裝業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中國服裝業的進步和提高,逐步確立中國服裝在國際上的地位,爭取更多的服裝進入國際品牌,寧波市政府決定舉辦服裝節。
1997年10月,集服裝博覽會、服裝展演、服裝研討、經貿洽談等活動為一體的第一屆寧波服裝節正式舉行。四天時間里,到會展商241家,其中境外108家,吸引買家5000多名,3000多位公眾到會,貿易成交32.3億人民幣。期間,寧波市總投資達1.55億美元的5個外資項目舉行開工投產,11個外資項目舉行簽字儀式,總投資達5.75億美元。對外貿易洽談成交2000萬美元。
此后9年,寧波國際服裝節每年10月如期舉行。十年來,寧波國際服裝節的核心寧波國際服裝博覽會,憑借日益壯大的產業集群優勢喝服裝文化底蘊,規模不斷擴大。2003年,寧波服博會被國家商務部和中國貿促會等單位評為全國37個A類展會之一,并進入全國15個優秀博覽會行列。
八年后面對歷史拐點
2005年,隨著國際紡織品貿易壁壘的不斷加劇、全球服裝產業一體化加快,以及后配額時代的到來,全國性服裝業展會面臨重新洗牌,廣東、江蘇等地及兄弟城市溫州,在連續舉辦了幾屆服裝節后都偃旗息鼓。
在這個歷史的拐點,寧波決定將已連續沿用了8年的“寧波國際服裝博覽會”更名為“中國國際服裝服飾交易會”。
“寧波服裝節必須依靠產業,服務產業,提升產業,而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是服裝節展會的必由之路。”寧波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大活動辦主任俞丹樺說,基于對寧波國際服裝節未來的戰略定位,寧波將“服博會”改成了“服交會”。這個新的提法一方面使展會定位更加準確,即在寧波舉辦的國家級展會,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展會的“交易性”,是國內外市場雙相交易的平臺,而這正是中國特色的展覽會最終與國際接軌的一個方向。
此時,歷經九年磨練的寧波服裝業,形成了雅戈爾、杉杉、羅蒙、洛茲、培羅成、太平鳥、唐獅、愛伊美、巨鷹等一大批全國知名品牌。2005年中國500個最具價值品牌評選中,寧波服裝企業占得六席。
目前,寧波服裝得注冊商標總數超過3000個,在境外注冊得服裝類商標超過50個,擁有雅戈爾、杉杉、羅蒙、唐獅等四個中國馳名商標,16個中國名牌。
據統計,寧波現有服裝企業3000多家,其中年銷售收入上千萬元的企業有幾百家,產品涉及男裝、女裝、童裝、時裝等系列,年產服飾14億件,占全國約12%。 {page_break}
服裝主導多頭并進
“現在,寧波上規模的服裝企業中,仍埋頭做服裝老本行的幾乎已經找不到了。這些企業跨行業投資所涉及的產業也是五花八門。”寧波市服裝協會秘書長張曉峰如是說。
上世紀90年代初,擁有亞洲最大服裝生產基地的“雅戈爾”,當一切逐漸穩固后開始涉足其他產業。首先就是投資“實體化”產業,其中比較成功的就是房地產業,現在已成為該集團的另一主導性產業,其贏利直逼主業。
同為中國服裝業的領軍企業、被列為中國服裝行業銷售第3位的“杉杉”,一開始就注重多元化道路和長遠發展。1999年12月,杉杉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目前,杉杉已初步形成以服裝為主業,以高新技術、資本運作為兩翼三大版塊的現代化、國際化產業集團格局。
與之類似,巨鷹集團已成立巨鷹科技生產電子產品,不久前又收購了ST望春花,實現了“借殼上市”。通過幾年考察,培羅成、獅丹努也意欲涉足電子、能源等產業。
“短腿”女裝搭上男裝快車
寧波女裝第一次創業熱潮始于上世紀80年代,當時如日中天的男裝生產企業中不少開始涉足女裝,但終因設計、市場營銷等方面原因,90%企業都沒能經受住市場的考驗,寧波女裝始終是寧波服裝產業中的一條短腿。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寧波女裝開始二次創業:有設計師兼經營管理者領銜的自有品牌;有做男裝起步,在規模化后因多元化拓展需要再涉足的;也有在經歷過一段貼牌加工的經歷后,開始推出獨立女裝品牌的。
此后,仙甸、太平鳥、德瑪納、喜麗美獅、旦可韻等目前寧波女裝中較為成熟的品牌開始出現。不過他們的發展都有各自的經歷:“仙甸”和“旦可韻”,他們從前店后廠的家庭作坊開始,逐步實現滾雪球式的積累與擴大;“喜麗美獅”、“太平鳥”等女裝則誕生在強大的制造業產業基礎之上;康楠女裝則靠著外貿貼牌加工,是在內銷男裝已經立足的基礎上新拓展出來的品牌。
男裝盛名下的寧波女裝,低調而沉穩,通過十年打磨,一批頗具實力的女裝企業已經悄然形成。在首屆寧波女裝品牌優勢評選中,寧波女裝已初露端倪:報名有近30個品牌,其中不少已擁有較完整的品牌形象,而且在區域內廣泛流通并產生影響。
據初步估計,如今寧波有大大小小女裝品牌不下50個,女裝年產量占寧波全市總服裝年產量的比例更是由以前的微不足道上升到了30%左右。
寧波服裝登陸國際時尚
今年9月底,擔任上海國際時尚聯合會會長的杉杉集團掌門長鄭永剛,帶著國內幾個服裝品牌走進了國際時尚“奧斯卡”——米蘭時裝周,其中就有“杉杉”和“紅豆”。
在此之前,羅蒙已早早地將設計工作室搬到了國外;愛伊美將商標注冊到了21個國家,雅戈爾美國公司則在今年3月,將‘YOUNGOR‘帶入了美國。如今寧波服裝在國際T型臺上走秀早已不稀奇,寧波服裝與國際的交流與合作正日益緊密。
據了解,最近,國家發改委批準了寧波申洲針織有限公司在柬埔寨的第二期投資項目,這也是國內紡織企業在境外最大的一筆投資,投資總額達到3000萬美元。
境外設廠的寧波服裝企業遠不止申洲一家,寧波京甬毛紡廠在孟加拉國有生產基地,寧波保稅區宏美紡織服裝有限公司則在加拿大開辦了服裝廠……
對于寧波另外一些以貼牌加工為主的服裝企業來說,‘走出去’則意味著一步跨出國門———這樣他們的產品才能繞開貿易壁壘,曲線進入歐美市場。 “走出去”不但有效規避了歐美貿易設限,還一舉擁有了相對低廉的勞動力、原材料、水電等要素供給保障。對于大多數貼牌加工企業,這種帶著不小風險的海外投資其回報值得期待。
從1997年第一屆寧波國際服裝的少數境外客商,到2005年第九屆國際服裝節的91個國家或地區的3500位客商到來,每屆寧波國際服裝節總會帶給寧波服裝企業別樣的驚喜。
十年前,寧波服裝讓寧波有勇氣搭建起與國際直接對話的平臺,十年后的寧波國際服裝節則搭建起寧波服裝登臺國際的橋梁。
拾級而上,站在今天寧波服裝文化的制高點,我們看到的是悠久的服飾歷史醞釀的醇厚芳香,被“紅幫文化”埋下的種子在寧波人勤勞與智慧的潤澤下,長出粗壯的枝干。
而未來,我們也仍能預見它們終將長成一片郁郁蔥蔥,深邃茂密的森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