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服裝:爭搶3000億元市場 多渠道嘗試突破
“公司正計劃啟動一項新業務。”著龍國際董事長蔡著龍對記者表示,該公司目前正與歐洲一家專門做制服定制的企業進行合作,公司即將啟動工作服定制的業務。目前合作雙方已通過了投資方案,正在著手新業務的經營探討。
有著“品牌之都”雅號的晉江,服裝企業以品牌著稱,“工作服”定制這項新業務,能否成為服裝行業發展新增長點?本土該行業的生存狀態是怎樣的呢?記者走訪了本土多家工作服定制生產廠家。
爭搶3000億元市場
工作服,還有另外一個名字———“職業時裝”。它是企業文化的一個體現,不僅能反映員工的精神風貌,更能體現出企業的文化內涵,越來越多的企事業單位開始重視工作服定制。
近年來,從政府機關到執法部門,從科研單位到工礦企業,從金融機構到服務性行業,從中小學校到國防力量,后勤保障開始逐漸市場化,職業裝市場開始擴容。據業內人士透露,曾有權威人士做過估算,國內職業裝有3000億元以上的市場容量,而很大一部分潛力訂單還未市場化。
晉江凱薩王服飾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陳志添透露,一些大規模的企業,每年都會有制服定制的預算,福建區域的不少規模企業也在其中。上述業內人士稱,僅福建市場而言,據不完全統計,福建的工作服定制市場少說也有十幾個億。而且在福建市場上,多數服裝定制企業大多屬于中低端,生產的產品多為一線工人的廠服,管理人員的制服這種高端的訂單基本已被七匹狼、九牧王、富貴鳥等品牌企業囊括。
訂單外流的尷尬
“然而即使是十幾億元的量,福建本地企業拿下的也就一兩個億的量,剩下的都被其他省份拿走了,尤其是浙江溫州。這才是整個本土工作服市場做不大的根源。”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百事佳副總經理王偉杰表示,泉州大多數服裝定制企業接不了高端訂單,跟企業主的觀念有很大的關系。“多數企業主為管理人員定制服裝的時候,都會比較看重牌子,自然訂單就落到了品牌企業的手里。如果企業主不看重牌子,一樣的質量我們也可以做出來。”王偉杰說道。
陳志添則分析,不少工作服定制訂單外流,這跟本地企業做專意識不強頗有關系。“溫州的企業在高端定制上有優勢,福建的服裝定制是發展得比較慢的,大多數企業都是打品牌做終端,即使有少數幾家有做‘定制’這一塊業務,但也是以終端為主。而溫州就不一樣了,它們的企業是全身心地在做服裝定制,在定制上有較長時間的積累,不僅經驗豐富且聲名在外。”
陳志添表示,規模較大、較為規范的企業下單都需要競標,尤其是高端訂單,而競標的這一舉措就把很多企業擋在了門外。“競標要求企業有好的資質,例如注冊資金要達到多少,款式、工藝達到什么程度等,每一項都會有評分,而單注冊資金這一項就把很多企業難住了。”陳志添告訴記者,幾乎大企業的競標現場都會有羅蒙、報喜鳥等這類綜合實力強的溫州定制品牌出現。
多渠道嘗試突破
為了奪回市場,著龍國際等本土企業開始獨辟蹊徑,力求通過B2B模式等多個渠道來尋求突圍之道。
“啟動B2B,作為公司定制業務開拓的渠道之一。”蔡著龍表示,服裝定制有兩個突出的優點,一是沒有庫存,因為是定制,客戶需要多少就做多少,即使有一些基礎款當年沒有賣出也沒有關系,來年還可以繼續賣,因為基礎款每年都有需求;二是需要投入的廣告較少,B2C的廣告投入每年都在20%以上,而B2B每年的廣告投入基本在7%~8%左右。
蔡著龍的觀點得到了凱薩王、百事佳、搜狼進出口貿易等本土多家服裝定制生產企業的認可。他們均表示,工作服定制面對的是單位而不是消費者,可控的因素更多。
“品牌服裝企業基本上都是訂貨會的模式,下一季的產品預先訂貨預先生產,但是受天氣等各種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庫存便產生了,這是服裝行業最頭疼的問題,而服裝定制不會。但卻存在市場有限的缺點。”陳志添表示。
搜狼進出口貿易負責人陳先生稱,開發客戶是服裝定制很關鍵的環節,其公司通過網絡接到的國外訂單,為其帶來了較大利潤。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