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紡織品:給企業增添實際利益
隨著近些年全社會對整體環境的關注,許多生產企業包括紡織企業都在產品生產環節采取措施來省水、節能和減少化學品的使用。盡管消費者的主要關注點仍集中在不斷上升的零售價格、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和舉步維艱的個人財政狀況上,但相比前幾年,消費者更具備環保意識,也愿意養成環保習慣,并期望紡織生產商、品牌商和零售商繼續肩負企業社會責任。
消費者的環保實踐
在選購紡織品方面,消費者的最大轉變是尋找天然纖維,據美國棉花公司生活方式調查顯示,56%的美國消費者在購買紡織品時找尋天然纖維質地,高于2008年的45%。
就目前來看,市面上的環保紡織品的宣傳語還有些混淆,在一片概念牌中積極尋找并購買真正的環保產品的消費者是小眾人群。有數據顯示,聲稱自己購買“環保”服裝或家紡用品的消費者百分比與5年前相比明顯減少。60%的消費者表示,當前的經濟形勢令他們為環保產品支付更高價格的意愿降低,但他們愿意改變一些生活習慣以便更好地保護環境。
美國棉花公司生活方式調查顯示,2012年上半年,三分之一的美國消費者購買了“環保”服裝,低于2008年的36%。消費者尋找綠色紡織品意愿的降低,反映出紡織企業產品可能存在某些問題。2011年服裝零售市場上僅有0.6%的服裝具環保概念。只有一小部分消費者真正在尋找環保產品,68%的消費者稱他們如發現所買服裝是用非環保方式生產時會感到不安。
“綠色”概念引混淆
相比“天然”、“綠色”、“環保”等概念牌,消費者似乎更易于被“全棉”所吸引。
此起彼伏的“綠色”詞匯和關于有機、環保、可持續性和對環境友好的產品宣傳確實使消費者增強環保意識。但美國棉花公司生活方式調查顯示,有37%的消費者發現綠色營銷讓人迷惑。當被問及如何描述關于服裝的“可持續性”時,僅25%的消費者說出和環境相關的概念。同時,積極尋找環保服裝的消費者和其他消費者一樣,對可持續性服裝并沒有統一的理解,“綠色”詞匯引發各種不同猜測。
調查表明,44%的消費者和40%的消費者分別稱服裝成分標簽和服裝吊牌是他們判斷服裝是否環保的最普遍方法。當被問及哪些宣傳詞匯會影響他們購買一件新衣服時,大部分消費者稱,相比“天然”、“綠色”、“可降解”、“環保”等詞匯,“全棉”是最影響他們作購買決定的。
消費者容易理解棉質服裝帶來的舒適和延展性,72%的消費者考慮天然纖維,75%消費者購買服裝時喜愛棉質服裝,90%的消費者認為棉對環境是安全的。
環保實踐給企業帶來好處
環保不是消費者的首要關注點,他們更期望生產商、品牌商和零售商繼續肩負更多的社會責任。
消費者或許不能清楚表達環保生產實踐對他們購買服裝決定的重要性,然而紡織企業通過繼續應用省水、節能和減少使用化學品等商業實踐可獲得最大利益。盡管消費者缺乏環保意識和實踐動力,仍有47%的消費者支持使用可循環資源的生產商,28%的消費者稱他們在購買前會關注該品牌的環保政策。而正因為如此,出現了這樣一個現狀:實行環保政策對企業來說并非出于道德因素,而是爭取消費者的營銷工具。在這點上,當前企業的目的很大程度決定了其所實行的是否為真實可信的環保政策。通過利用企業工具,例如目前的棉花生命周期庫存,紡織企業和服裝生產商可繼續測量他們在環保方面的成績和改進工作,以便最大化利用自然資源。
當消費者的個人財政情況改善,失業情況轉好,消費者對環保實踐真正可見的期望將給予實行環保行為的零售商和品牌商更多的實際利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