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棉公司將在進口市場沉默
自我們3月29日發布的上次報告以來,紐約期棉表現喜憂參半,截止周四(4月12日)5月合約僅僅損失54點,收于93.00美分,而12月合約損失242點,收于88.30美分。
雖然前幾周市場總體水平沒有變化,但最大的故事是價格倒掛在擴大,5月/12月今天收盤在470點,5月在上。僅僅一個月前,在5月12日,價差依然還是179點,5月在下。5月/12月價差在649點擺動,反應今年棉花和新棉之間存在兩種對立的情況。
本周發布的美國農業部供應/需求預估報告,促使兩年棉花之間的價差加寬。雖然報告被視為利空,因為全球期末庫存被上調375萬包,但與今年棉花有關的數字實際上相當利好。中國進口上調200萬包,至2050萬包,美國和印度出口分別上調40萬包和115萬包。同時,這兩個國家的產量都被下調,美國下調110,000包,印度下調500,000包,如果這些預測實現的話,那么,今年的產量供需(不包括中國)將依然相當緊張。
今年全球庫存預計從5051萬包增加到6607萬包,大幅增長1556萬包。然而,當我們仔細看這些正在積累的庫存時,我們注意到,中國到目前為止是最大的庫存囤積國家,持有1148萬包,這意味著,全球庫存只增加408萬包。兩個南半球國家,巴西和澳大利亞分別增加130萬包和81萬包。除此之外,美國增加80萬包,跟下來是非洲增加50萬包,中亞增加48萬包,其他地區變化相對較小。只有印度庫存大幅減少,降至130萬包,庫存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修改了統計數字,本月報告將印度年初庫存上調325萬包。
考慮去年夏天庫存如何緊張,因此,中國之外的庫存增加400萬包幾乎算不上一個令人沮喪的數字。此外,盡管美國庫存預計在7月底小幅增加,但大部分增加的棉花庫存已經簽約。印度也同樣,印度是第二大囤積棉花的國家,僅次于中國,持有955萬包棉花,但印度不可能在今年剩余時間出口更多棉花。
看起來,今年棉花期貨將依然從相對緊張的庫存局面中得到很好的支持,事實上,還依然有很多空頭需要回補。雖然5月空盤量在本周快速下降,但截止今天上午為止,只剩下38,000手,許多空頭拒絕退出市場,他們將頭寸滾入7月合約。5月和7月的空盤量相加還相當大,在119,000手,或者1190萬包,特別是當我們考慮到美國可銷售的棉花非常少的時候。
由于美國出口銷售大量撤約,因此過去兩周,逼空威脅已得到緩解。在過去兩周報告中,凈銷售撤約近200,000包,釋放出一些棉花,今年總的簽約數量減少至1185萬統計包。如果這種不利的出口銷售趨勢持續下去的話,可能引發認證庫存傾銷的威脅,尤其是如果近期期棉市場看起來繼續具有吸引力的話。
正如指出的那樣,我們認為,中國擁有市場下一步行動的關鍵。一些分析家認為,中國將繼續進口棉花,傳聞中國將增加200多萬包進口額度,但是我們發現,很難相信中國將為其龐大的庫存增加更多棉花。今年頭8個月,從8月-3月,中國已經進口1585萬包(統計重量)棉花,僅已簽約但待裝運的美國棉花就依然有220萬包。考慮到其他產地棉花,如澳大利亞,巴西或印度,也尚未裝運,但都在中國的賬面上,我們懷疑,中國到底能買多少棉花,并且將棉花收入庫存。我們認為,中國更可能突然在進口市場沉默下來,近期美國銷售撤約可能是這一推測的一個早期跡象。
那么,我們該何去何從?在多個交易日里,空頭回補把5月合約推高5美分,但是未平倉合約減少,美國簽約被撤銷,我們認為,市場漲勢不會聚集更多能量。12月合約正從某種程度上受益于目前的市場強勢,但是除非我們看到種植意向大大減少,或者天氣出現問題,否則,新棉期貨合約將很難建立一個看漲格局。大豆接近14美元/蒲式耳,正在偷偷搶走棉花用地,但是全球產量將出現重大減少,需求復蘇,這些因素將阻止明年庫存繼續增大。在我們看到這些證據之前,我們相信,市場上漲將會導致一些看跌選擇政策落實到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