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荒兩高”烤溫州——長三角調查:中小企在洗牌中“隕落”
“心動不如行動。”中小企業要從根本上擺脫困境,必須積極主動去應對,把轉型升級的愿望付諸具體行動。
“三荒兩高”烤溫州
目前中小企業中大約有10%在升級,20%左右在轉型中,約60%到70%面臨生存困境
我們期待著,困境重壓下中小企業得以涅,然而,環境倒逼,會掃倒一片,關鍵是那些具備成長潛力的中小企業,不要在洗牌中隕落。
所以,中小企業需要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洗禮,也需政府的呵護。
希望中小企業管理機構成真
沒有足夠級別的獨立部門負責管理中小企業,恐怕是困擾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個癥結。
2011年10月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溫州召開企業家座談會,調研中小企業生存狀況,我有幸參加座談會并在會上建議:應設立直屬國務院的國家中小企業總局,統籌制定全國中小企業政策,統籌調配分散在各部委辦的扶持中小企業的資源,統一協調和指導全國各縣級以上政府中小企業管理機構的工作。
對這個機構,我期盼了好多年,也呼吁了好多年。
目前,我國各省級以及地市都有中小企業局,中央直屬的中小企業管理機構卻尚未成立。原來國家發改委有中小企業司,后來“剝離”給工業和信息化部。雖然國務院成立了一個中小企業協調小組,但屬于非常設機構。由于統籌管理機構的缺失,政策又分散在各個部委,就可能使中央出臺的一些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執行效果難以更加充分。
2011年,國家出臺了“非公經濟36條”,如果有具體的牽頭部門負責落實,該政策就會有彩云有潤雨。
重現“三荒兩高”問題
國家的重視,并不意味著溫州中小企業面臨的“三荒兩高”迎刃而解。
一是“融資荒”。全國工商聯有一項調查表明,規模以下的中小企業遇到90%沒有與金融機構發生任何的借貸關系,微小企業95%沒有從金融機構獲得過貸款。中小企業普遍感到資金短缺。
二是“用工荒” 。溫州市經貿局對855家企業的調查顯示,有74%的企業用工緊張。
三是“供電荒”。拉閘限電,在浙江、江蘇、上海、湖南、湖北、廣東等地都存在。2011年,浙江省用電缺口月300萬千瓦以上,溫州市缺口約70萬千瓦。
四是高成本。2011年用工成本漲了20%~30%;融資荒帶來資金成本大幅度增加,銀行貸款通常實行基準利率上浮30%到50%,加上各種費用,實際貸款成本接近基準利率的兩倍。
銀行增加利息的名目較多。一種方式是變相提高貸款利息,比如說銀行借給你1000萬元,需要你先存300萬元在銀行,這筆錢你是不能動的,也是沒有利息的(即使有也是低息的),相應產生的利息會被分攤到實際使用的700萬元資金里面去了。等于提高了實際貸款利息。
另一種方式是銀行變相要求借貸人購買各種各樣的基金,名目繁多,這樣實際上正規企業借出來的資金的利率也已經達到月息1分到1分2,甚至1分5左右。這也推高了民間借貸利率,目前溫州民間短期貸款月息達6%左右。
如今的實體企業,利潤率也許只有3%到5%,對于他們來說,別說8分、6分,甚至2分的月息都難以承受。但又不得不借,不借就可能馬上倒閉,而借還存在轉機的可能。短期借高利貸還可以,但長期而言會是致命的。
另外,原材料價格上漲,如制作眼鏡用的銀子,2010年每公斤2000多元,現在漲到了3400元。
五是高稅費。一位做服裝的老板說,一件報價75元的衣服,其中有將近7元是交稅,相關專家研究,我國中小企業實際稅負超過了30%,是全球稅負最高的地區之一,還有各種名目的收費。中國企業聯合會初步統計,目前向中小企業征收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部門有18個,按收費的項目分類有69個,子項目上千個。
不是不想創新升級
這些困難導致的局面是:目前中小企業中大約有10%在升級,20%左右在轉型中,大量的中小企業約60%到70%面臨生存困境。
在環境的倒逼下,溫州很多中小企業,不是不想創新升級,而是很難做到。
溫州一家頗具成長性的高科技企業2009年獲得銀行幾千萬元貸款,新上馬多條流水線,生產能力也達到之前的十倍。而隨著信貸政策的收緊,銀行又開始收緊對這家企業的信貸支持,生產線投資仍未回收。
這家企業轉向民間。借貸以填補銀行信貸收緊的資金短缺。據悉,目前其在民間融資規模已達1000萬元,盡管借期偏長,但月息也高達3%以上,這意味著1000萬元的借款,一年將支付360萬元以上的融資成本。就算屬于高科技企業,利潤率也難以覆蓋這一成本。
路到底在哪里
真正走出困境,主要還是靠中小企業自身努力。那么路到底在哪里呢?
首先,路在夢想。企業家一定要心懷夢想,志存高遠。這個世界缺的不是錢,怕的是缺失企業家的夢想。
生產“三笑”牙刷的老板曾經說:“為什么中國人要用外國公司生產的牙刷?”“三笑”要讓全世界的人用上“三笑”生產的牙刷。當時,“三笑”牙刷已占世界牙刷市場的40%。遺憾的是,幾年之后,“三笑”將自己變身“高露潔”,之后“三笑”品牌漸漸從市場上淡出了。
當代中國缺乏更多的偉大企業家,很多本土優秀企業家之所以被跨國公司納入囊中,問題就在于不能堅持自己的夢想。
“心動不如行動”,這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語富含哲理。中小企業要從根本上擺脫困境,必須積極主動去應對,把轉型升級的愿望付諸于具體行動。
首先應該加大科技投入,采用先進設備、先進工藝以技術升級提高生產效率。溫州正一塑業有限公司投入1000多萬元從奧地利引進了國際上最為先進的“閥口制袋機”,每天可生產編織袋達2噸,僅需5個工人,如果用傳統的生產方式生產同樣數量的產品則需要350個工人,生產條塑編袋子原來粘合用膠水成本需0.2元,新設備以微波熱合處理成本不到1分錢,用電量也比傳統設備節省50%,而生產出來的塑編袋質量好,價格是原來的2倍,產品還進入了美國市場??梢娖髽I技術改造和創新潛力很大。
其次要下大力研發產品,開拓新領域。
立天集團原來也是一家生產塑編產品的企業,在新疆承包3萬畝棉花生產基地,征用了1000畝建棉紗生產和家紡成品生產廠,并利用天然彩色棉花、亞麻和新疆長絨棉三種棉材料開發出定名為“柏拉圖之夢”四件套,沒有經過任何化學染色,花色艷麗柔軟,透氣性好,成為當前最為環保的床上用品,每套售價高達2.88萬元,仍相當暢銷,企業實現華麗轉型。
此外,著力培育企業品牌,也都是老生常談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