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元服裝賤賣到100元3件 一件服裝的成本有多少?
親,你有沒有狂購過?看著數字驚人的信用卡還款單,你有沒有后悔得想剁手?
標價1000多元的商場品牌服裝賤賣至100元3件,品牌服裝1~3折……1000多元的服裝緣何能賤賣到100元3件?一件服裝的成本有多少?
又到了一年中的購物狂歡時節,面對打折誘惑,你能否把持得住?如果把持不住就看看這篇文章,或許有助于你建立起理性購物觀念。
熱帖
網友:“再上淘寶就剁手”
最近,天涯社區《曬曬你淘寶一共花了多少錢,我反正想去死了》的帖子被網友熱轉,樓主曬出近年在淘寶的消費——從2007年的1000多元到2011年的16萬多元!
一年網購花了16萬,對于樓主來講,4年來的網購消費幾乎相當于一套房子的首付了。
4年里他的網購賬單達到了28萬多元。還有一位網購狂人,曬出的淘寶“血淚史”是:今年網購花了48萬元。
“沖動是魔鬼啊,滿滿一衣柜衣服,能穿出去的沒幾件。我當初為什么會買啊?”網友“小悠”稱網購的東西,差不多有一半是“廢物”。
對于這一神帖,網友紛紛跟帖稱“再上淘寶就剁手”!還有網友調侃:維納斯就是因為淘寶上得太多了嗎?
又到了一年中的購物狂歡時節,面對誘惑,你能否把持得住?你也是傳說中的維納斯嗎?
故事
后悔啊,普通上班族刷掉一月工資
12月8日,在鄭州市一家事業單位上班的吳女士收到了11月份的信用卡賬單,令她吃驚的是,12月份要還的賬單金額恰好是她一個月的工資。
“我都買了啥,回頭想想,幾乎沒有一樣東西讓人印象深刻。”吳女士和姐妹們談起了最近一年來的購物消費。
吳女士說,最近每個月都刷了4000多元,買的全是衣服和化妝品,如果加上平時的現金消費,僅11月購物消費就有6000元。
“出差到上海一次購物花了1000多元,路過北京又是1000多元,鞋子、包包、化妝品、衣服這四大類中,購買服裝的花費占了總費用的75%。”吳女士說。
以前購物都直接刷卡,從不回頭算賬,現在掐指一算,原來自己如此“奢侈”。吳女士慚愧地說:“我現在總算明白為什么自己存不住錢了,都怪自己經不起誘惑,出手太闊綽,一不小心就花掉了一個月工資。”
吳女士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姐妹們聽,好朋友小趙說,自己當月的信用卡賬單也超過了4000元,全部買的是衣物。
然而奇怪的是,雖然經常購物,但并不覺得滿足和富有,也從來沒有覺得衣服多得穿不完。小趙說,每天早上打開衣櫥,總覺得沒衣服可穿,在對衣服進行排列組合時,總覺得少一件外搭或打底衫,陷入缺一件衣服的心理怪圈。
場景
被一大堆衣服掩埋,都是特價場挑的
到了年終購物旺季,面對一波又一波的打折,你是否也像樓主和上面那些女人一樣把持不住自己的錢包。
前不久,鄭州多家購物中心門前廣場舉辦了特賣活動,無論內衣、鞋子還是服裝,“100元3件”成為最具吸引力的廣告詞,從早上9點到晚上9點,這里可謂顧客盈門。
在鄭州東區一家世界500強企業上班的史女士也趁打折去淘寶,至今讓她震撼的場景是,消費者面對“100元3件”“100元1件”這樣的特價促銷,完全喪失了防御能力。
“展廳角落里有個試衣服的凳子,一個女孩坐在凳子上抱了一大堆衣服,衣服差不多埋到她脖子那里。”史女士說,不少消費者以為這一大堆衣服也是特賣,不料伸出去的手都被擋了回來。
“不好意思,這是我們挑的衣服。”史女士說,她在展廳試衣服的十分鐘內,那個姑娘重復這句話幾十次。
“100元3件也是要掏錢啊,購物狂們都瘋了。”史女士說,后來特賣見得多了,再看見女人們抱一大堆衣服去結賬,也習以為常了。
疑問
標價千余元的衣服賤賣,100元3件
前段時間,一商場品牌服裝在鄭州做特賣時,史女士花了300元買了3件衣服。“有100元3件的,也有100元1件的,很不幸,我沒在100元3件區找到合適的。”史女士說。
回家后仔細看了看3件衣服,史女士發現,那件淺藍色的針織衫標價589元,杏色純棉外套標價1290元,還有一件米白色條紋西裝標價969元。
“這確實是商場的品牌,一般情況下很少打折,標價1000多元的衣服如今都能賣到100元1件或100元3件,那些原價入手的人看到這番賤賣,該多悲催啊。”史女士說。
近日,記者走訪了不少鄭州服裝特賣展廳,發現標價上千元的衣服賤賣不到100元并不少見。
在鄭州市二七廣場一家深圳服裝品牌賣場,標價1500多元的服裝,不乏賤賣到100元以下的,500多元的折后幾十元更加常見。
“如果我正價買了這個品牌,一年后發現我身上的衣服賤賣到1折,那么以后我不會再買這個品牌的正價品了。”調查中,不少購物達人告訴記者,多次遭遇這樣的尷尬,在不斷吃虧和受傷中慢慢培養理性。{page_break}
揭秘
品牌服裝成本幾何?
標價1000多元的商場品牌服裝賤賣至100元3件,品牌服裝1~3折……1000多元服裝緣何能賤賣到100元3件?一件服裝的成本是多少?這些掛著品牌標簽的衣服真的是這一品牌的正品嗎?
昨天,在鄭州市多家品牌代理公司任職過的朱小姐分析說,品牌服裝折扣低至3折以下基本就不賺錢了。“一般情況下,鄭州市商場服裝品牌代理商從廠家進貨價格是標價的2.5折左右,加上運費等,一件衣服的成本通常是其標價的3折。”
所以說,品牌服裝低于3折就不賺錢了。
既然不賺錢,為什么商家還樂意賠本賺吆喝?朱小姐分析說,對于大的代理商而言,把一兩年前的庫存拿出來賤賣,只要賣得出去就是賺到,總比堆在倉庫一文不值強。在朱小姐看來,這部分庫存商品即使不賺錢,代理商也不會賠,因為新款上市時不打折進行銷售,已經收回了成本,賺到了。
朱小姐提醒說,這樣的清倉甩賣并不能全部保證正品行貨,有些小品牌代理商曾經在甩賣時拿一些尾貨和其他品牌冒充正品,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我們經常去深圳、杭州、上海等地一些服裝公司考察,到了南方,不少在鄭州死不打折的品牌,會經常大力度打折促銷。”朱小姐說,她和同行們很少在商場買正價衣服。
朱小姐說,她以前的一個上司月薪近2萬元,但從來不在商場買正價衣服。在她那位上司看來,買一件衣服超過600元,那是極不劃算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