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歲末 國內皮革業遭遇“用工荒”
每逢春節前后,我國制造業特別是沿海勞動密集型行業總會遭遇用工荒,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減速,大量農民工失崗返鄉,珠三角企業“招工難”的問題早已不是件新鮮事。隨著經濟的發展,這種現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勢。皮革行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也沒能與“用工荒”脫得了干系。
花都用工荒愈演愈烈
在臨時工市場最為繁榮的獅嶺,皮革行業用工缺口達30%。廣州友明皮具公司的一位經理告訴記者:“前幾年利潤都能做到平均30%—40%,今年受缺工影響,只能做到10%左右。
廣東省皮具行業協會秘書長鄧毅權說,素有“中國皮具之都”之稱的獅嶺鎮,占據全球手袋市場60%的生產量,每年廣交會都有大批訂單。但今年歐債危機后需求增長萎縮,國際訂單急劇變化,聘用臨時工成為更適合的用工模式,但是隨之而來的是成本不斷增加。這種狀況能維持多久,鄧毅權很擔心。
花都波羅皮具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這兩年花都的工廠一直很難招到人,為了趕訂單,很多企業只好每天上街高薪找臨時工頂上。工廠越缺人,臨時工的薪水叫得越高,越多人打臨時工,長期工減少,工廠越缺人。如此循環下去,久而久之,從2009年開始,陽光路就自發地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臨時工市場。如今市場發展到了合成村南航路,當地人稱之為“馬路勞務市場”。
一位來自四川的婦女還未找到合適的工作,便與記者聊了起來,“打日工的話,每天的收入不一定80元100元啊,如果是計件的話,做得多一天也有可能賺到150元。”這樣算下來,打日工的工資比做長期工至少要高出20%。
與臨時工市場的紅火相反,幾步之外的獅嶺勞務市場就顯得格外冷清。雖然招工企業代表早已拉開陣勢,桌面上擺滿了五顏六色的招工信息,但只有稀稀拉拉的幾個人上前詢問。
用工荒來襲皮革業成本上漲
由于用工荒和原材料的上漲,皮革的成本也在瘋漲,奧康千石制造中心總經理樊曼如表示“今年以來皮革上漲了15%左右,藥水上漲了10%,包裝紙的漲價也遠遠超過15%。”樊曼如算了一筆成本賬:一雙鞋光成本漲幅就在10%—15%,還沒有加進人力成本。就在不久前,一輪用工荒迫使奧康每雙鞋的單價上調了10%,才能消化人力成本。
樊曼如說,目前,制鞋業不得不在“保利潤”和“保客戶”之間作出選擇,一旦客戶大量流失,企業最終必然倒閉,因此更多企業選擇犧牲利潤來保住客戶。據濟南一家制鞋企業有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一雙膠鞋底的成本在8元左右,現在就得15元。
也有專家認為,“短小急”訂單造成用工沖擊波,反映出我國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面臨生存考驗。“當前全球經濟危機導致的國際市場消費信心不足,在一兩年內不會有徹底的改觀,很多企業難以在短期招到足夠數量的固定工人,但又急需用人,于是,臨時工群體越發龐大。”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鄭功成教授分析。
目前,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用工已經開始出現"高齡化"需求。深圳市總工會生產保護部副部長王鴻利認為,隨著老年社會的臨近,我國勞動力供應總量未來是逐步下降的,擴大用工適齡范圍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企業要么升級,要么轉移,此外無其他出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