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皮草企業順利“過冬”
11月20日,為期3天的第三屆石家莊國際皮革裘皮博覽會落幕。部分來自衡水棗強以及辛集市的皮革裘皮生產企業向記者表示:由于今年國際經濟形勢惡化,原材料漲價,“今年內銷、外銷日子都不怎么好過”。
辛集一企業:“最熱最冷差了幾十倍”
石家莊辛集市是亞洲最大的羊皮制革基地和我國最大的羊皮服裝生產交易中心,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皮革協會命名為“中國皮革皮衣之都”。趙晶女士在辛集市一家大企業負責外銷工作。
她介紹,廣交會她年年參加,但是今年秋季廣交會是她所在的企業成交量最低的一次,大有一年不如一年的感覺。趙晶說,她所在的企業最火的時候一年光往俄羅斯發貨就得幾十萬件,去年開始走下坡路,今年更不行,到現在連一萬件還不到。往年光發貨都忙得不得了,今年由于生意稀疏,空運和海運的對口部門經常會主動打電話過來問:怎么還不發貨呢?
辛集市另一家大企業的銷售經理高兵介紹,亞洲皮革生產企業所用皮革的三分之一都來自他所在的企業,同時他們的成衣又出口歐美市場,他們的產品面向歐、美為多,但是現在歐洲陷入債務危機,希臘危機很嚴重,生意一下子就掉下來了。
衡水市棗強縣的大營鎮有“全國皮草商品示范市場”和“中國裘皮制品及輔料第一市”之譽。生產企業和批發主基地都在大營的張女士說,今年外銷不好做的另一個原因是俄羅斯今年冬天不如往年冷,一旦他們過完圣誕節,我們出口就更沒什么戲了。
“老外怎么這么窮了呀?”
關于國外市場不景氣,趙晶向記者講了一個例子。她說:“按照規律,廣交會的最后一天,參展商都會甩貨。兩年前,我們最后一天甩樣衣的時候,收到手里的基本上都是美元,也就是說都是外商在買。去年以及今年,基本上收的都是人民幣了———買的多數是中國人。今年廣交會結束的時候,一個老外來試衣服,穿上后試了半天,買單時她以為是按人民幣結算,結果一聽是美元,立刻脫下衣服就跑了。當時我就想:老外怎么這么窮了呀?趙晶說,去年開始外商訂貨就減量了,要么訂很少的皮衣,要么就訂做尼克服(布面,領子或者里子帶些皮草,價格低于皮裝)。“他們的日子可能真的難過了。”趙晶說。
據悉,辛集市的企業整體以做外貿為主,前幾年辛集市有資格參加廣交會的不下幾十家,由于外單不多,今年秋天的110屆廣交會只剩下了兩家(其中包括趙晶所在的企業)。“以前我們在廣交會上至少得租六個柜臺,今年就租了四個,這還算是不錯的。”趙晶說。
據海關數據顯示,前三季度,石家莊市傳統優勢出口商品皮革、裘皮服裝出口下降明顯,同比分別下降52.6%和66.17%。
原材料漲價,成“老外”心病
“原材料今年還漲了價,這對外貿市場來說真是雪上加霜。”鄭俠女士跟記者說。
鄭俠是去年開始跟著家在棗強縣大營的老爸學做生意的。她說:“去年我爸爸都不用出門,老有送貨的來點數(交易),買賣很活躍。那會兒我家的庫房里都塞得滿滿的,有價值幾百萬的貨。但是今年就不行,價格上漲得厲害,比如家兔皮子,2009年3元一張,去年15.6元一張,今年就漲到了23元一張。今年基本上處在了原材料價格近年最高的時候,廠家訂貨都很緊張。“這段時間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我把價格通過郵件報過去后,對方一看,立刻就跑了———接受不了這么高的價格。”她說。
內銷企業從30%升至70%內銷競爭加劇
國外市場難做,各企業自然地就轉向國內。“但是會做外貿的還真不一定能搞定國內,這其中差異大著呢。做起來依然很難。”文中提到的棗強縣大營的張女士說。她說,自己提供給俄羅斯的商品走的都是大眾路線,那的顧客不求工藝多好,品質多超群,因為天寒,講究保暖第一。“內銷就不一樣了,中國人挺挑剔的,自古以來裘皮就是奢華的象征,做低端的賣不動,只能走高端,所以給俄羅斯供貨的時候我們用的都是國產裘皮,倒是供給國內的反是來自芬蘭、丹麥的進口的貂皮,輔料也用的是最好的。這么好東西,價格就一定得上去,一件水貂的衣服在大營即便是批發價最便宜也在八九千一件,如果擺到省會城市的商場去,至少三四萬,但是國內的顧客又接受不了這樣的價格。
辛集的高兵說,去年外貿轉內貿的在全國占到30%,今年則上升到70%。“競爭一下子就加大了。壓價格、爭客戶,找渠道,這些以前沒怎么碰到的問題都出來了,所以習慣做外貿的廠家一下子就慌了,亂了,感覺很難搞。”他說。
多想辦法,努力過冬
生產、銷售基地在大營的胡東偉是記者采訪的對象中最樂觀的一個。“國內將近200個城市都有我的貨。”說起這個,胡東偉面露喜色。他介紹,截至目前,國內銷售量已經超過4000件,這離外貿生意好的時候的6000件仍有差距,但是在當前的形勢下感覺也算不錯。“走外貿靠的是薄利多銷,走國內利潤稍微高些。總體盤下來,4000件的銷售額和6000件的銷售額是差不多的。”他說。
在胡東偉大營的店里展示著一件標價100萬元的裘皮大衣。“我專門請意大利設計師給設計的,這件衣服在香港的時裝展上獲得了金獎,這件衣服這么貴我也沒打算能賣出去,但它的存在表明我們的研發能力,也表明我不會按照常規出牌。”他說。胡說,中國幾乎是世界上各種商品的最大消費國,現在外貿形勢不利,必須想各種辦法把國內市場做好,做到隨機應變。
河北企業順利“過冬”有樣本意義
石家莊市副市長張殿奎表示,河北的皮革產業集群主要分布在以石家莊為中心200公里半徑范圍內的辛集、無極、肅寧、棗強等地,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石家莊已成為國際市場著名的皮革、裘皮產品設計、研發、生產、加工、流通基地和我國皮革、裘皮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重要窗口。其中總投資10億元的辛集國際皮革城去年開業,今年被國家商務部確定為“皮革及制品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表示,皮革裘皮產業是河北省的重要傳統產業,生產經營規模占國內皮革市場的50%左右,河北省的皮革裘皮產業順利“度過嚴冬”,對全國該產業的發展都有借鑒意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